本报讯 为将郑开马拉松打造成一个金牌赛事,昨日,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联合厦门、台北、金门、西安、西藏这些举办过马拉松赛地区的赛事组织代表,在省体育局召开了2010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论坛。
“倡导健康的运动生活理念,通过马拉松运动向公众传递运动与健康的和谐关系……弘扬坚忍不拔的马拉松精神,用马拉松运动向公众传递积极的生活价值观……”昨日上午,在马拉松宣言的见证下,与会代表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为即将举行的郑开马拉松出谋划策。
路线不可随意更改
在与会代表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副总监岑传理第一个发言,他首先提出的话题就是“永久路线”,“我们首先要选定一个非常知名的路线,像国外许多马拉松比赛,赛道两旁都是非常著名的人文景观,或者是很优美的自然风光,选手在奔跑的过程中首先会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参与者就多,影响力就大了。而一旦选定了这一个路线,你不要随便改动它,要永久保持下去。”
岑传理还给记者举了北京马拉松为“负面例子”,因为北京马拉松几次更改路线,以至于许多外国选手深感不适,“人家虽然表示说你的路线风景很美,可是他们也纷纷抗议说路线更改太频繁,这样影响很不好,会导致你的参赛率降低,比赛就没有了吸引力。”另外,主办方还要善于利用大牌明星和巨额奖金调动大家的参赛欲望,“就像北京奥运会,过去很多年之后大家的回忆中就剩下俩人,刘翔和菲尔普斯”。
民众支持是关键
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已有时日,但本次论坛能邀请到来自台北马拉松的代表一同参与研讨尚属首次。在昨天的论坛上,台北马拉松总干事长陈华恒博士也向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记者了解到他每年在台湾都要举办十几场马拉松赛,在当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他本人对于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都有着深入的研究,所以昨天他便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剖析了成功举办马拉松的关键因素。“马拉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赛事,需要庞大的民众支持,最终能获奖的就那几个人,大多数都是‘陪跑’的,难道说他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当然不是,不但不是,而且他们还非常重要!没有了他们,我们的比赛还是比赛吗?还有,参赛人员需要的香蕉、橘子、海绵、纯净水等,只是这些东西,我们就需要动用几十部大卡车来搬运,当然这还没有算上警察和现场工作人员的。”
此外,陈华恒博士还提出了一点,就是马拉松的营销包装,马拉松的运行团队如何与社会各界去沟通,包括新闻媒体、政府、企业,等等各个环节,“所以我们需要大量民众的支持,这一点毋庸置疑。”
要能展示城市凝聚力
国内马拉松做得比较好的当数厦门马拉松,连续3年被评为国际田联的金牌赛事,昨天他们的开发部部长张思杰也和大家分享了厦门马拉松在赛事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做我们这一行很辛苦的,你看,我们的头发都花白了。”张思杰跟记者开着玩笑。而在昨天的论坛,张思杰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人,说话也很风趣,“我认为一个金牌赛事应该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就像你们做的郑开(马拉松),应该在若干年后成为这两座城市的名片,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城市的凝聚力。”张思杰还给记者举了一个厦门当地的例子,“我们的马拉松志愿者很早都要去赛场,有时候天很冷,大家就抱在一起取暖,有时路边一些大厦的保安看到了,就知道,‘哦,你们是马拉松的志愿者!’他们就把大厦门打开,让我们的志愿者进屋去,泡杯热茶,感觉很温暖,这就是一种城市的凝聚力。”
昨日记者还了解到,即将于今年3月28日起跑的第四届郑开马拉松赛将以“两岸九城、爱心马拉松”为赛事年度主题。届时,来自台北及其他八个城市的代表队,将共同进行城市之间的马拉松巅峰之赛。□记者 王小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