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情况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一年数百亿的产值,已经使体育产业成为该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北京市八大体育产业中,经济量比重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和“其他体育活动”,初步形成四大支柱领域为主体,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四大支柱支撑北京体育产业
这次调查活动是针对2008年的情况进行的,于2009年6月至11月实施。调查显示,上述四大领域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69.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77.2%。拥有从业人员7.9万人,占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77.3%,初步构成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四大主体行业,主导作用明显,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体育产业共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25个大类,自身又分为“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服务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和“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八个大类。
2008年北京市“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领域增长最快,实现总收入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64.9%。从业人员2.9万人,比上年增长33.8%;体育组织管理活动,总收入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7.4%。从业人员达1万人,比上年增长8.1%;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实现收入19.0亿元。此外,2008年,北京市451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饭店开放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实现收入5.6亿元。
调查还显示,奥运提升了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体育健身消费支出有较大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健身活动支出55.74元,比2007年增加7.24元,增长14.9%。广大市民多层次、多形式的健身需求为体育健身市场多元化发展开拓了空间。
此外,其他体育活动领域包括体育培训业、体育科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展览业等行业,成为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新的亮点。2008年,其他体育活动大类实现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9%,收入4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7%。
完善机制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
尽管发展很快,但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管理体制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调查结果告诉人们,目前北京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事权不明、管办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沿袭的以办社会事业方式办体育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变。
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分属各异,场馆运营维护成本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场馆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维持运转。北京市85家公共体育场馆法人单位中,62家企业实现收入3.4亿元,累计亏损0.6亿元,亏损面达56.5%;23家事业单位的收入合计4.2亿元,其中财政拨款2.4亿元,占事业单位收入合计的57.1%。
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开发不足。2008年,北京市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大类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仅占体育产业收入的6.96%;健身休闲行业亏损共计4.8亿元,亏损面达53.5%。
为此,报告提议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方法、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体育企业的改制和资产重组,整合体育资源,加快体育由国家的社会福利事业向社会化、职业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