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花絮

雨中探访温哥华奥运村 记者也得懂“外交”(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12日09:19

  新华网温哥华2月11日消息(展鹏)在大家眼里,记者的主要工作是采访和写稿,但在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中,记者好像摇身变成了“外交官”,为了完成采访任务,大家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达到采访目的。

  温哥华时间2月10日,是中国代表团升旗的日子,我和几名文字、摄影、视频记者承担了此次报道任务。升旗时间定在下午5点钟,地点在奥运村。MPC(主新闻中心)没有安排到奥运村的班车,我们在研究完温哥华地图后,决定乘地铁前往奥运村。下午3点40分,我们出发了。

  凭冬奥会记者证件是可以免费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我们做好了接受安检,出示记者证的准备。然而来到地铁站,发现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入口,没有检票机,没有售票员,没有安检设备,没有工作人员进行任何审核。当我们猜测,市民乘坐地铁是否也是免费时,经验丰富的驻外记者指着三台机器告诉我们,“这是售票机,国外就是这样——全凭自觉。”

  奥运村离市中心很近,从MPC乘坐地铁三站便可到达,冬奥会结束后这里将变成大型社区,难怪这里的房价最高达到每平方米1.1万加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看来各国的房价都让老百姓望而却步。

  从地铁出来,我们艰难的采访历程才刚刚开始。

  这个季节是温哥华的多雨季节,今天一早就下起蒙蒙细雨,现在雨点已经逐渐变大,我们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在找到志愿者,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指着一条很窄的柏油路告诉我们沿着这条小路便可到达入口。走了大约500米后,我们再次询问路边的志愿者,他手指前方,让我们继续前进。在雨中大约走了1公里,我们终于看到了入口。向门口的安保人员说明来意,出示证件后,他却指着我们来时的方向说:“入口在另一边。”无奈我们继续背着采访设备在雨中徒步前行,这时我的裤子已经湿到小腿,20分钟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奥运村入口。

  要想进入奥运村必须办理“DAY PASS”,有记者证也不行。我的证件类型是ENR(非持转播权记者证),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警告我:“不准在奥运村摄影和拍照,如果违规将立即将我驱除出去,并吊销我的证件。”他的警告基本宣告我此次采访失败。但拿到“DAY PAST”后我笑了,我的证件和其他文字、摄影记者证件完全一样,“谁知道我是ENR,为了采访,就违规一次...”

  进入奥运村国际区,一通拍照后,我们迅速找到升旗广场,趁着记者还没到齐,找了一个拍摄位置好又能遮点雨的地方站着。十分钟后,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下雨升旗仪式改在运动员生活区进行,这让我很兴奋。一般情况,记者只能在奥运村的国际区活动,不允许进入运动员生活区。我一时忘记了被淋湿的羽绒服和裤子,甚至开始喜欢温哥华的雨水。

  正当我们准备通过运动员生活区安检口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并在15分钟内变化了三次:先是只允许中国媒体记者入内,然后变成提前向中国代表团团部预约的记者可以入内,之后又变成只有指定的三家媒体共7名记者可以入内。在这期间,我们不断跟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交涉,跟奥运村工作人员交涉,不放弃一线机会争取进入运动员生活区。记者们的“外交”能力被运用的淋漓尽致。经过我们的努力,10分钟后工作人员宣布,升旗仪式仍在国际区中心广场举行。

  升旗仪式持续了半个小时,结束后我们兵分几路“围堵”采访对象,手上的相机啪啪闪烁,录音笔一动不动地举着,笔在纸上飞快记录……

  终于,采访结束了!我们此次采访收获颇丰,文字、图片和视频都很丰富。这时我才感觉到雨水已经渗透到肌肤,两只手也冻得冰凉,大家看着自己“落汤鸡”形象,我们都笑了,笑容堆在脸上也甜在心里。

  

责任编辑:静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