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6日晚,中国运动员王濛以1分29秒213的成绩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金牌,帮助中国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的4块金牌。这是她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3枚金牌,也是她征战两届冬奥会获得的第4枚金牌。
她的队友周洋在1000米半决赛中以1分29秒049刷新世界纪录和冬奥会纪录,遗憾的是在昨天的决赛中因超越时有犯规动作被取消比赛成绩。
冬奥会集体项目赛场也终于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年轻的中国冰壶女队26日在温哥华冬奥会冰壶铜牌大战中,发挥出色,提前两局以12:6大胜上届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队。
昨天,身患重感冒的王濛不负众望,在冬奥赛场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决赛中获得金牌,这让她在本届冬奥会收获的金牌数达到3枚,她还以6枚奖牌超过前辈杨扬等人,成为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取奖牌最多的人。中国队也因此包揽冬奥女子短道四个项目的金牌,被誉为“梦之队”。
此枚金牌来得极为艰难,因重感冒,王濛直到赛前还在吸氧,比赛中她和周洋的战术也未能完全实施……
夺冠秘籍:鸡汤、吸氧和队友
如果说3000米接力是王濛最渴望的一枚金牌,那昨天进行的1000米就是她此行获得的最艰难的一枚金牌。赛后,面对央视记者镜头,她哑着嗓子总结自己成功秘诀时说:“除了精神,还是精神!”
女子3000米接力结束后,王濛就患了重感冒,考虑到兴奋剂检测,未敢进行药物治疗,因此病情一直没能好转。夺冠后,主教练李琰笑称,赛前为她炖的鸡汤起了作用。为确保比赛时有足够的能量,昨天的赛前,王濛还吸了氧。
如果不是受重感冒困扰,女子1000米金牌对王濛而言几乎万无一失,过去一个赛季,她在世界杯分站赛中都是这个项目的王者。可昨天比赛,她需要队友周洋的配合,李琰赛前安排的战术很简单:“决赛有4个人参加,王濛和周洋只要联手领滑,随后就可以利用节奏的把控,压住另外两名对手。”
但实际比赛中,这一战术的实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王濛取得领先后,周洋始终没能和她并驾齐驱。或许是忌惮王濛和周洋滑到一起,来自美国、韩国的两名对手一直阻止周洋超越,这种情况下,王濛显出其高人一筹的能力,将优势保持到终点。赛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她一再对周洋表示感谢:“虽然没滑出既定的战术,但是我身后的两名对手总是忌惮周洋超越,所以未能全力滑行,这减少了我身上的压力。”
创造历史:单届奥运金牌数没人超过她
无论对王濛本人,还是对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而言,此枚金牌的意义都弥足珍贵。
本届冬奥会上夺得3枚金牌的王濛已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历史。即便算上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国内也没有女子运动员在单届奥运会上获得过3枚金牌。中国奥林匹克史上,也只有李宁、邹凯在单届奥运会上的金牌数量达到3枚。
昨天女子1000米收获金牌后,王濛的冬奥会奖牌总数达到6枚,超过了大杨扬、小杨阳和李佳军等前辈。现在,她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冬奥史上战绩最辉煌的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杨扬等人收获5枚奥运会奖牌至少来自3届冬奥会的辛勤耕耘,而温哥华奥运会才是王濛参加的第二届冬奥会,25岁的她依然还有机会去创造新的历史。
一花独放
难言春天
明天,温哥华冬奥会的圣火将熄灭。这无疑是一届令人兴奋的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5枚金牌,超过过去参加冬奥会的所有金牌数总和。5枚金牌有4枚来自女子短道速滑赛场,这在说明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强大的同时,也提示了中国在其他项目上的薄弱。对中国的冬季运动而言,一花独放的局面,显然不是春天。
女子短道速滑步入巅峰
本届冬奥会前,没有人想到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会有如此的成绩。令人记忆犹新的是,4年前当刚出道的王濛以极微弱优势获得女子500米冠军时,中国短道速滑界一片悲观:杨扬退役后,中国队仅有王濛,后备残缺,后继无人……
中国队的改变来自主教练李琰,她将国外执教时摸索到的经验、理念运用到这支队伍,中国女子短道速滑也因此步入巅峰。
包括中国女队自己,都将此次冬奥会称作奇迹。既然是奇迹,就意味着它很难复制,而且此前传出消息,出征本届冬奥会的韩国队并非一支人员齐整的队伍,这又让中国队的包揽4金添上些运气成分。能否在巅峰时代绽放得更璀璨,还有待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们的继续努力。
空中技巧、女子冰壶等留遗憾
与女子短道速滑在本届冬奥会上创造奇迹相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冰壶多少给我们带来一些失望和遗憾。
中国男女空中技巧队在冬奥会前的世界杯分站上屡屡夺冠。可到了冬奥会赛场,表现和赛前预期相距较远:男子方面,卫冕冠军韩晓鹏最早失误出局,此后3人出战决赛的中国队也没能表现出最佳状态,只收获1枚铜牌;女子方面,虽有4人出战,但同样没能收获最好成绩。
外界同样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出征冬奥会充满遐想,毕竟她们是去年的世锦赛冠军。遗憾的是,队员并没能发挥出最强实力,受到过重心理包袱的影响,她们最终止步在决赛大门外。昨天姑娘们力克瑞士队最终收获一枚铜牌,多少弥补了一些遗憾。
冬季运动基础有待夯实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5枚金牌,创造了历史。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田雨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5枚金牌本身弥足珍贵,但我想中国体育圈的人更看重它的带动作用。比如说看到王濛、周洋等队员的优异表现,肯定会有一大批孩子会关心乃至参与到冬季运动中,这才是奥运金牌的最深远意义。”
事实上,中国冬季运动的群众基础亟待加强。据了解,中国短道速滑虽然取得包揽冬奥会女子项目金牌的战绩,但项目基础极为薄弱,注册运动员才200多人,而韩国注册运动员是中国的数十倍。对中国的冬季运动员而言,其他诸如冰壶、空中技巧等项目的群众基础几乎都是空白。
让更多人关心乃至参与到冬季运动中,这样才能慢慢夯实中国冬季运动的基础,才会迎来中国冬季运动真正的春天,中国征战冬奥会也才会有“源头活水”。
李琰的欣慰与遗憾:
“后妈”没白当
“感谢教练李琰,改变中国短道速滑历史的女人!”王濛昨天夺冠后这样称呼自己的教练。曾被中国代表团误列入外教名单的“合同工”李琰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创造了历史,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但赛后面对记者,她更多表达的却是对中国男队与接力奖牌失之交臂的遗憾。
“他们离奖牌那么近,几乎是触手可及了。他们途中表现得那么好,一直占着第二位,可惜韩佳良快到终点时发生了自滑。”李琰说:“我多希望男孩子能拿这块奖牌,那对他们的信心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不过,虽然奖牌没拿到,但他们的能力还是表现出来了。”
她表示,中国女队的4枚金牌都来之不易,“中、韩两队的实力太接近了,每场比赛都惊心动魄,只是我们把握得更好一点,把我们的能力发挥了出来。”
不过,让李琰觉得最欣慰的还不只是这4枚金牌,而是“孩子们长大了,”“我这个‘后妈’没白当,在帮她们训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我对她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其他人的帮助有多重要。”她说。
李琰与中国队的合同即将到期,对于自己的将来,还没来得及考虑,但她表示:“我绝对不会离开短道,我还很年轻,完全有精力有能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