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综合消息

“雪上飞人”没雪季节怎么练 陆上训练打下基础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2010年02月28日14:47

  滑行、起跳、翻腾、转体、稳稳落地,近几天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温哥华冬奥会赛场上奉献出“视觉盛宴”,中国选手更是在该项目上揽得1银2铜。

  25日,记者采访了徐囡囡,她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摘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银牌,这也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历史上的首枚冬奥会奖牌。现在徐囡囡已经退役,她在沈阳体院为中国队培养后备人才。

  徐囡囡告诉记者,运动员在空中“飞翔”的背后,是他们如候鸟般随气候变化在陆地、水池和雪场间的辗转训练。而且,运动员在上雪场之前,要经过至少两年的陆地和水池练习。

  第一步·陆上训练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冬季运动中的技巧型项目,中国队的选手大多数从小就有体操和技巧基础,而他们每年也有机会重新练一回“老本行”。

  国家队集训期间的陆上训练,多数会安排在沈阳体院蹦床馆进行,那里也是他们的大本营。此外,在备战本届冬奥会时,队里的一流选手还在北体大综合训练馆中国蹦床队的集训场地训练。

  徐囡囡告诉记者,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陆上训练,虽然不像在雪场训练那样能找到“雪上飞”的感觉,但陆上训练的危险系数低,便于发现并完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难度。

  一般来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选手要练习新的翻转技术,并进行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都要在陆上训练中完成。此外,他们还要接受陆上蹦极训练。

  不过,与真正的蹦床运动员不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选手在蹦床馆训练时,会在腰上绑一条厚重的腰带,腰带连接着4条吊在屋顶上的韧劲十足的绳索。这样一来,运动员在完成翻转训练时,就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护。

  第二步·水池训练

  如果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陆地训练与蹦床还有些相像,那么到了水池训练阶段,就比较接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特点了。“水池训练的场地和比赛场地形状类似,跳台坡度也一样,只是跳台是塑料制品,而且,运动员翻下来落在水里,水面有气浪可以托住运动员。”徐囡囡表示,“这不但可以防止运动员落水时腰部受伤,也可以减少雪板的折断率。”

  徐囡囡告诉记者,水池训练主要解决的还是空中动作的问题,落地训练还得在雪上进行。“在水池中,‘着陆面’是水平的。”她说。“雪上飞人”的水池训练与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有些类似,特别是利用水面的气浪来保护运动员。不过,跳水运动员结束动作时是头朝下手先入水,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选手在水池中训练也是脚部先“着陆”。

  徐囡囡告诉记者,虽然长春、沈阳都有水池训练场地,但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场地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运动员越来越高的技术难度训练要求。“比如场馆的助滑坡,现在已经不够长了。”徐囡囡说。

  因此,从2005年起,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每年需赴国外进行夏季训练。不过,去年夏天,我国首个国际标准的技巧滑雪夏训场地在秦皇岛落成,填补了中国技巧滑雪夏训场地的空白。

  第三步·雪上训练

  每年冬天来临,就意味着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开始雪上训练了。这不但是运动员训练落地环节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让运动员寻找真正“雪上飞”的感觉。

  整个冬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选手都身处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他们的腾空高度高达30多米,落地瞬间身体承受巨大冲击力。虽然空中动作像杂技表演一样惊险,但他们却不像杂技演员那样有钢丝保护。

  徐囡囡告诉记者,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危险性很高,运动员受伤也是家常便饭。“如果动作不规范,身体姿势、重心调整不好,落地时受伤是不可避免的。”她说。

  据悉,本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铜牌得主郭心心曾多次摔成脑震荡,都灵冬奥会冠军韩晓鹏就是因为训练时膝盖受伤,缺席了2008至2009整个赛季,也由此影响了温哥华冬奥会的发挥,无缘决赛,含泪退役。

责任编辑:于海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