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雪/赵宏博实现了中国花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
罗切特在母亲突然病逝情况下仍坚持参赛 |
金妍儿“征服”世界 |
周洋滑上了最高领奖台 |
加拿大夺走了冬奥会上分量最重的金牌——男子冰球冠军 |
燃烧了16天的奥运圣火在BC体育场慢慢熄灭,温哥华冬季奥运会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再多的版面也很难记录下16天里所有的精彩,但那些欢喜,那些伤感,那些意外,甚至还有那些疯狂,已经在奥林匹克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永恒的烙印。
别了,温哥华,但你早已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最深处。
那些人
奥林匹克是人类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舞台,16天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用他们的力量、激情、执著和优美,给温哥华留下了最生动的表情。
叩首的王濛
毫无疑问,王濛称得上是温哥华冬奥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作为中国短道速滑女队队长,王濛在温哥华实现了独得3金的壮举,更带领中国女队实现了包揽4金的奇迹。
在很多年后,当人们谈起冬奥会,谈起温哥华时,肯定会谈起王濛像风一样的冲刺,谈起王濛高举五星红旗在太平洋体育馆里骄傲地滑行,更肯定会谈起王濛对主教练李琰的两次叩首。2月18日,王濛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卫冕成功,兴奋的王濛高举双手冲向护墙外的主教练李琰,当所有人都认为她将给恩师送去一个热情的拥抱时,王濛却突然跪倒在冰面上,满含着敬意向李琰俯身叩首,对师恩的感激在这一刻完全释放。王濛说:“我要向教练和队里的其他人表示感谢!赛前我也有压力,但是想到背后有13亿人民,他们的支持就如同城墙一样推着我前进!”
滑行的周洋
为中国短道速滑创造最辉煌时刻的不仅有王濛,还有周洋。2月21日,女子1500米决赛,面对队友王濛和孙琳琳都在半决赛中出局的不利场面,面对3名韩国高手的夹击,周洋用让人难以置信的表现,证明了世界纪录保持者应有的强大。
颁奖仪式上,兴奋的周洋出人意料地用滑冰的姿势跳上领奖台,这是她平时重复最多的动作,可能也将是以后被回忆最多的一个领奖动作。“得到了奥运金牌,我终于可以让父母过得好些了。”代表着中国短道速滑未来的周洋,也用自己的语言感动着世界。
相拥的申雪/赵宏博
曾经得到过3枚世锦赛金牌,也曾经6次拿下大奖赛总决赛的桂冠,参加过3届冬奥会的申雪/赵宏博,荣誉橱里独缺一枚奥运会金牌。就是这份遗憾,给了申雪/赵宏博无穷的动力,去展开他们的第4次冬奥之旅,即使他们已淡出赛场两年,即使伤势曾经让赵宏博差点失去行走的能力,但为了中国花滑“零”的突破,为了那枚梦想中的奥运金牌,37岁的赵宏博和32岁的申雪还是决定回来。
然后,有了那场堪称完美的双人滑,有了216.57分的双人滑历史最高分,有了中国花滑的第一枚金牌。在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妻子申雪和丈夫赵宏博深情相拥,“先把婚礼办了吧,也许是浪漫的冰上婚礼,然后再生个孩子。”那片让他们付出所有的冰场上,已经没有申雪和赵宏博任何的遗憾了。
翩翩的金妍儿
如果评温哥华冬奥会最美的瞬间,韩国美少女金妍儿的那场自由滑比赛肯定会高票当选。
翩翩的舞姿,完美的跳跃,优雅的滑行,还有那浅浅的微笑,金妍儿冰上的举手投足,都是那样令人心醉。得到个人首枚冬奥金牌的同时,金妍儿也为韩国人圆了一场最美的梦。如果将花滑的得分也算作世界纪录,那金妍儿自由滑不可思议的150.06分和228.56的总分,在很长时间里都很难被超越。
祈祷的罗切特
女子花滑赛场的确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舞台。金妍儿的唯美让人倾倒,浅田真央的高难度让人折服,不过面对罗切特,所有人投去的都是同情与感动。
罗切特是在妈妈的带领下走进花滑世界的,但就在女儿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赛事前2天,那位伟大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完全不记得是怎么滑下来的……太难过了,当我意识到看台上少了一个人……”短节目比赛结束后,罗切特哭得泣不成声。
巨大的噩耗中,罗切特选择了坚强,她执著地继续出现在自由滑的赛场上,冬奥会的冰场上,人们看到了一个最完美的罗切特。比赛结束,《参孙与达丽拉》的余音仍在回旋,罗切特双手合十,仰望天空,两行晶莹的热泪从那张美丽的脸颊上滚落,“妈妈,谢谢你!”伴随着全场最热烈的掌声,罗切特对天堂里的母亲诉说着心声,“我成就了我们的梦想,因为我感受到了你的力量。”在这场堪称世界最高水平的较量中,罗切特最终用一枚铜牌,告慰了天堂中的母亲。
哭泣的罗格
离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只剩下不到8小时,悲剧就从雪橇赛道传来。开赛前的最后一次赛道适应训练中,格鲁吉亚小伙子库马里塔什威利正在为他的奥运梦想做着最后的准备,在第16个,也是最后一个弯道时,他那以时速近150公里飞驰而下的雪橇突然失去平衡,撞上赛道侧墙后急速翻上空中,尽管进行了最及时的救护,但医生的双手还是无法拉回库马里塔什威利年仅21岁的生命。
很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出现在了主新闻中心,这本是宣告“温哥华准备好了”的时刻,但在发布会现场,罗格还没开口讲话,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过了好久,才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一句话:“在冬奥会开幕前,我们失去了一位年轻的格鲁吉亚选手,我感到非常难过。”
那些事
奥林匹克是一场创造历史的盛会,16天里,各地的冰雪健儿在这里书写了无数的传奇,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故事肯定还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辉煌的中国
对于中国冰雪健儿来说,温哥华堪称一次完美的征程。
在这里,中国首次将单届冬奥金牌数提升至5枚,首次进军奖牌榜前10名;在这里,王濛成为首名在单届冬奥会上夺取3金的中国选手,成为了首名卫冕成功的中国冬奥冠军,也以4枚冬奥金牌加冕了中国冬奥第一人;在这里,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成为了冬奥历史上首个包揽全部4枚金牌的代表队,特别是历史性地夺得女子3000米金牌,打破了韩国人对该项目长达16年的垄断;在这里,申雪/赵宏博为中国花滑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加上庞清/佟健的银牌,花滑赛场同时升起两面五星红旗;在这里,中国女子冰壶队力克众多强手,夺得了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奖牌……
在这里,中国冰雪健儿创造了太多的传奇。
失而复得的金牌
拥有王濛和周洋的中国队,是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的夺标热门,但想要夺得中国历史上首枚团体冬奥金牌,她们必须面对韩国人的强力抵抗,这个强大的对手,在4年前的都灵已经实现了该项目奥运4连冠。
决赛的争夺非常激烈,中国队和韩国队交替领先,还剩8圈时,张会与孙琳琳完成交接棒,但就在孙琳琳准备进入弯道时,紧随其后的韩国队员硬挤了上来,并将孙琳琳推到一边。险些摔倒的孙琳琳迅速控制住重心,然后开始奋起直追,但此时中国队落后对手已10米开外,孙琳琳、王濛和周洋虽然都竭尽全力,但依然落后韩国人第二个冲过终点。
主教练李琰和领队杨占武立即举手表示抗议,主裁判经过慢动作回放,最终确定韩国队犯规,中国队得到了金牌。在疯狂的庆祝中,王濛的冰刀甚至意外划伤了队友张会的脸,但手捂着伤口依然无法制止鲜血直流的张会却说:“没事儿!”继续与队友高举五星红旗在太平洋体育馆里享受欢呼,这一刻,没有什么比庆祝更加重要。
苦涩的翻腾
当然,并不是每个中国健儿对温哥华的收获都是那么心满意足,被称为“金童玉女”的韩晓鹏和李妮娜就同时品尝到了冲金未果的苦涩。
作为世锦赛三连冠得主,“雪上公主”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前,被当然地认为是夺冠的最大热门,备战温哥华冬奥会,李妮娜专门练就了难度系数达到3.900的高难度动作,一心要弥补4年前都灵夺银的遗憾。决赛中,李妮娜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两个动作,流下激动热泪的她已经准备开始庆祝夺金。但就在金牌看起来近在咫尺的时候,澳大利亚老将拉希莱的超水平发挥,从李妮娜面前抢走了金牌。
能做到的已经做到了极致,再次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对于27岁的“雪上公主”来说,或许就是与金牌的永别。
作为男子空中技巧卫冕冠军,韩晓鹏同样作为夺标热门出现在温哥华,资格赛的第二跳,韩晓鹏腾空和翻腾做得都完美无缺,但落地时却不偏不倚地摔进了雪坑。这个意外绊倒了韩晓鹏,也摧毁了韩晓鹏的金牌梦。
皮特森的“飓风飞翔”
跟李妮娜一样,美国人皮特森也与金牌擦肩而过,但这位银牌得主和他的“飓风飞翔”,会永远被温哥华铭记。
2月26日,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的第二跳,皮特森准备完成被称为“飓风飞翔”的BFTFF。这个难度系数高达4.900的动作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动作,需要在第一周翻腾时转体360度,第二周翻腾时转体1080度,第三周翻腾时再转体360度,全世界只有皮特森可以完成。
单是听到“飓风飞翔”这个动作名字就足以让观众和裁判疯狂,在皮特森走上跳台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等待着见证跳台上即将出现的那个历史性时刻。几秒钟过后,尽管落地时有稍稍的分腿,但皮特森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对人类极限的挑战。虽然没能得到金牌,但皮特森依然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克莱默的懊恼
三届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克莱默底气十足地向着速度滑冰男子万米金牌滑去。然而,在倒数第八圈,即6800米处的转弯换道时,他本来应该进入外道,此时教练却在场边大喊“内道”,他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相信教练,他迅速调整身体重心,左脚滑进内道,右脚在空中滑过了外道标志后落到了内道上。
当这位荷兰人冲过终点线,刚要高举双手庆祝胜利时,他的教练从后面赶上来,轻声说了一句话,克莱默的表情立刻变了,从难以置信到勃然大怒,还把本来拿在手里的保护镜狠狠地扔了出去。因为换道失误,裁判判定克莱默成绩无效。
东道主的金球
冰球无疑是冬奥会上最受喜爱的项目之一,温哥华的男子冰球决赛,因为东道主加拿大和美国这两支超级强队的碰撞,更加让世人瞩目。
巨星云集的加拿大和美国两队,球员的年薪总和高达2.24亿美元,两队在小组赛中的首次碰撞就引爆了全北美的疯狂。当时,主场作战的加拿大队射门次数几乎是美国队的两倍,但是由于美国队门将米勒表现神勇,最终美国队以5∶3击败了对手直接杀入八强。
落入附加赛反而激发了加拿大队的斗志,顺利进入淘汰赛后,他们首先打破了冬奥会50年逢俄罗斯不胜的魔咒,随后又力斩黑马斯洛伐克队,在决赛中再度与美国队相遇。
决赛的场面比小组赛中更加惨烈,美国队凭借帕里塞终场前24.4秒的进球,将比分扳为2∶2,比赛进入加时。
但坐拥主场之利的加拿大人,没有让悬念继续太久,加时赛开始后不久,被称为“加拿大球王”的克罗斯就用一记刁钻的小角度射门,洞穿了米勒把守的球门。东道主金球制胜!一场伟大的比赛之后,加拿大顿时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