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 > 传统武术

崔有成拳学初探下部 “大成若缺”才有发展余地

来源:《武魂》
2010年03月06日10:05

  5、抡拳头

  崔有成考验我的三年里,私下跟张洪栋说过:“什么也别让建中看见,给他个头,他就知道尾了。”

  教了我之后,我就成了他的靶子,身上都是青的。拳打自然——我是付出了血的代价,补上了神经反射这一课,才明白“自然”这两个字。

  我相信于永年先生讲的“笨人专心”这句话,他拿我当靶子,我就拿自己当傻子,不显本事,真有本事,到他这来干嘛?有个来学拳的,跟崔有成试手时炫耀本事,崔有成一下打飞了他,说:“你心术不正。”永远轰走了。

  教学的效果全在融洽时,一融洽,师徒俩人都有灵感,就能出东西、得东西了。守在崔有成身边,你要心细,什么场合都能吸收,他说话即兴,针对性强,跟别人讲的,听了也有好处。我把心当成笔记本,回家就写纸上,反复揣摩。

  我认识他二十年,几乎没有听到他说“打”这个词,都是用的“抡”。他早年向李永宗学,李永宗跟他一样瘦,本是力薄之人,但抡拳头快得跟泼水似的,凶得跟野兽似的。

  根本没法跟他论功夫,他的站桩、试力看着好像没功夫,你觉得比他功夫大,但他照样抡倒你,冤枉死了。你能把人打飞出去六七米,有浑圆力,他力薄,一拳可能也就出五斤力,但你打不到他,他抡上你,这五斤力足够撂倒你。

  李永宗是久打成精,他那个骨架体重,能以弱胜强,甚至是以弱欺强,不是功夫是什么?输给他,一点都不冤枉。看着像是没功夫的把有功夫的打了,其实他功夫比你大,他还是浑圆力,只是运用上特殊化了。

  崔有成有王斌魁的灵活,李永宗的快捷,姚宗勋的气势。大成拳讲“肌肉若一”,协调统一是为了产生爆发力,浑圆力是高级的爆发力。你的浑圆力那么大,却被我五斤的拳头打了,说明你不得力,是假的浑圆力。

  真有浑圆力,别人摸不准你的劲。崔有成的特殊化,是将浑圆力跟距离、时间差巧妙配合上了,看着蛮横粗野,其实打得精明。

  传言崔有成打人不收手,不管输赢,不抡痛快了不停,跟个艺术家似的,光顾自己过瘾——哪有这回事?跟他这么多年,我算计着呢,他打人最多七拳,一般是三拳内解决。是他太强烈了,给人感觉是一动步,上百拳就抡过去了。

  他看着疯狂,但他步法走得那么准确,说明控制力极强。“最多七拳”也是他给徒弟灌输的标准,说:“会是会,精是精。七拳打倒的和三拳打倒的,差距大了。”

  李永宗、崔有成,都是吃亏吃出来的。我早年,过一段就失踪一段,因为比武吃了亏,回家关门总结。吃了亏,才有体验,关门一百天,闷出来一个东西,就玩这一个东西,再出门比武,就试这一个,结果好东西一个一个逼出来了——这就是李永宗、崔有成的路子。

  对于“抡拳头”的说法,我对崔有成说:“打和抡是两个概念,抡是个圈,抡没有停。”他说:“我自己张口就这么说,也没总结过这个字。没想到,你抠字眼,抠出学问来了。”一个人喜欢用的词,往往透露了他深层的意识。

  他说:“越有劲的人,越好抡他。他一较劲,就败了。”说明抡拳头不是蛮干,有力学上的巧妙。

  组合拳,关键是怎么连上的,这拳如何转成下一拳?练组合拳的一般原则是“先求开阔,再求紧凑。”先求开阔,不是把架势拉大了,而是把上下拳之间的转化做明确了。紧凑,是把转化做隐蔽了,让敌人看不出来你一拳接一拳,是怎么连上的。所以,“连”字做好了,就赢在“连”上了。

  我总结他的抡,是点中有刺,刺中有炸。点、刺、炸都在一拳里,只有自己心知。崔有成的炮拳炸力大,跟手榴弹似的,这就是浑圆力。

  他的拳,看似拳击不是拳击,因为拳击没有这种力度。王芗斋说:“没有绝招,但训练有法。”训练是大成拳的训练,王老讲:“四密不传,四密不说。”起码有四个拳击所无、大成拳独有的训练法,训练不同,力度就不同。

  崔有成的训练里,有此四密,当然是正宗的大成拳。有人把降龙桩、伏虎桩也说成四密之一了,不对。崔有成留下了站降龙、伏虎桩的照片,便讲讲,这两桩叫功力桩,太吃功夫,腰酸腿痛得一般人受不了,但这两个桩特别强肾,力从哪里来?力从肾上来。强肾,是壮阳气。阳气足了,就有火。

  今天觉得邪了,想打,还想找强手打,说明你火大了。浑圆力是火,中医讲,心是火,知道大成拳为什么练意了吧?打人是火的状态,意决定成败。

  有人贬低“抡拳头”,空抬浑圆力“搭手即飞”的效果,把两个词搞成了对立的概念,这种作法脱离了实际情况。但学术就是求绝对,不偏无以成家,所以也无可厚非。

  崔有成“搭手即飞”的事例多了,我亲眼所见,一个一米九的黑人跟他推手,一搭就飞出去,黑人懵了,爬起来就摆拳击的架子,他一抡拳头,黑人又飞了,过程快极了。他说:“你不摆拳击的架子,也不会换这打。”黑人说他是本能的,请原谅。

  崔有成对外说自己“不擅于推手”,其实他精于推手,只是不愿意推手。他说:“推手就是断手,我能断就能推。现在的人推手都生顶,快成摔跤了,论摔,他们也摔不过我,何必跟他们费力气呢?”

  他的摔法得了老辈跤手的东西,身边也有一批摔跤的朋友。他摔跤是“搭手即飞”,两人一交错,一碰一撸,对方就飞出了,将大成拳的浑圆力化入了摔跤里。

  他说推手要先制手,控制对方的来劲,在对方的来劲中找自己发力的点,口诀是“搭手如号脉”,我加上了“彻悟旁通”几字。

  大成拳的核心是站桩,传统教法也是“首由站桩起”,有人说崔有成不站桩,就会教人抡拳头。的确有人来了先让打,打够了,再站桩。不是他错,而是他在教育上经验深,从实际里总结出的新做法。

  比如当兵的人来学拳,站桩直得跟标杆似的,别人教可能就要不断纠正,崔有成教,不纠正,说:“改他干嘛,他自己就能改过来。不对的里面,也能出来对的。”就让他错着练,错到不舒服了,就往对里走了。

  小伙子喜欢打,硬让他站也站不住,崔有成就让他打,观察他本能地喜欢什么动作,然后就着这个动作教他,他追求这个动作的时候,感到需要用站桩来定型、加工了,自己就站桩去了。

  学拳,先求一。我教徒弟也是,不管是什么,你得先有一样作到了。一生万物,你作到一个,后面的自然都出来了。做不到一,学得再多,也没用。

  如果你一天就早晨八九点兴奋,我就在这两个小时里教你。你就喜欢养生桩,我在养生桩里教你技击,就着你的一,来生万物。崔有成教一个年轻人,教他一个炮拳,叫他只用炮拳跟人对打,禁止别的动作,这也是“一生万物”的教学原理。

  你站不了桩,崔有成可以先让你作试力。他的试力跟老派作法不同,不是单纯的练功,先问:“为什么作试力?为技击服务。”做试力就要有临阵状态,要找对敌角度,含着发力,不是一板一眼的试力。

  年轻人看不明白了,直接作成发力了,他就让你发力,然后点你:“发中也有试。发力就是试力,试力有多法,法法不定形,求力学之变,力学中求意念之转换。”

  年轻人脑子绕住了,他就让他们对打。打完了,他说:“你们练得都觉得自己挺好,为什么在实战时就有了差距?还是练得不对!没有斗意,为练功而练功,你们就永远练不对。”

  你只喜欢对打,他说:“对打是通过体验对方,找出灵活性。”你找不着,或者找着了,也在身上养不住,他就给你讲站桩了,一个桩通过几方面去站,就能站出兴趣了。

  我教徒弟,崔有成来了,徒弟们求他说说。他讲:“学会抡拳头,就会站桩了,因为你懂了拳理。”徒弟们求他:“那您给说说桩。”

  他说站桩要站活桩,开胯虚实,心中有物,眼前有敌。他站桩,显得轻松,好像什么功夫都没有,就是随意地一站,但他也能很随意地用——这就厉害了。轻松,是为培养灵活性。

  他的桩法在调形换劲上十分独到,说:“站桩不调形换劲,岂不白站?”他不死扣外形,不穷讲究,你站你的,他只问有无效果,有效果,他就认可。

  他的桩法,在角度上细微极了,有他多年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指标,培养角度意识和角度的准确性,能派生步法,称为“应击感”。他会考问徒弟:“在实战中有无此角度?”无角度,就无活力,站得再讲究,也是死桩。

  他个人常站的桩,为技击桩(矛盾桩),因为角度变化丰富,为了体现他的特点,我将之称为“螺旋桩”。手脚之间要有力牵引,构成三角,三角旋转起来,产生了圆,有圆才可以打人。

  老话是“力走螺旋”,我言:“意走螺旋”,口诀为“活三角型求争敛,搏击应感变化灵,螺旋克敌断敌力,搂劈点刺钻炮横”。

  桩也是要聊的,徒弟讲体会,我知道他对了,但我提出一个逆向的说法,刺激他,这就是“填桩”,往桩中补意念,提高他的预应之感。

  我和崔有成都爱用“渗透”一词,说一个人理解了,是“渗透了”,说一个人练得深入了,是“有渗透”,给徒弟填桩,也是“慢慢渗透”。

  所以,“抡拳头”里面有很深的内涵,我喜欢这个词。

  6、透力

  打和抡不同,捅和攮不同,一字之差,凶劲就出来了。光学动作没用,意是个心态问题,人能干成什么,都要有个氛围,在崔有成场子里,一个人可以得到激发。对打时,被人制住了,一急,倒能突破了。不先制你一下,你的心态永远不对。

  崔有成有个绰号叫“崔疯子”,早年在后海,沿着河边作试力,没留神掉水里了,爬上来继续作,身上湿了不管。人们传他疯了,内行人听了则说:“真吃功夫!”

  他身具浑圆力,拳头落上就是透力。大成拳也像拳击一样打沙袋,根本不同,我们不叫“打沙袋”,叫“物质操拳”,借用物质,重点还在意上。

  物质操拳从大到小,从沙袋打到小棉球。小物件能出神光,眼神出来了,意就出来了。操棉球,就不是要你作力,你打不着它,作不上力,力量怎么打出来?用意念去打它,日久有透力。

  我一次去健身房,一打沙袋,沙袋没动,中央一线有点弯度,二十多个大汉在健身,一人绕到沙袋后面,发现鼓出来一个小包。他们轮番打沙袋,荡起多高的也有,但就是鼓不出这个小包,有人就求拜师了。

  这个小包,是透力的效果,我用了三年,才练出来。老前辈们操棉球、操树叶、操狗皮,这些破玩艺,比拳击的专业器械好,操软的东西,才能练出透力——这是《道德经》讲的“柔弱胜刚强”。

  于老在卢沟桥给外国人办过一次《道德经》讲座,说大成拳是《道德经》上的道理,让我与十多位外国人试手,以不同的方式将他们一一打飞,什么话有什么样的验证,外国人没想到中国哲学能变为现实,还能具体到这种程度,表态说改变了他们的观念。

  崔有成的大成拳骨子里运用的还是道家的法则,但他形成了个人风格,是现代派。变动不居——这也符合道家的思想。

  《道德经》上言“大成若缺”,大成就的人往往表现得有缺陷。有缺陷,才有发展的余地,才能保持成就,传承下去。

  王芗斋言:“学者能从我之所学所说,推出我之未说。”大成拳等于是王老留下了一道上联,后来人要能对出下联。

  崔有成的意义,在于他是一个对对联的人。(讲述/王建中 整理/弓客)

  

责任编辑:王燕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