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早就知道要出事。有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为了得到裁判的照顾,每年都有专门的‘裁判基金’。”在陆俊、黄俊杰等人被传协查后,某俱乐部人士对记者说。
这位内部人士称,某家北方豪门俱乐部,十年前就有贿赂裁判的传统。本来按程序,只有赛前联席会时才知道哪位裁判执法。但事实上,这家俱乐部总有人会通过圈内的人脉关系,更早知道谁是主裁判,把“工作”做到前头。
按照规定,裁判下到赛区后,应该由赛区组织者(当地足协)来安排接待。但为了方便沟通感情,俱乐部总是设专人帮助搞接待工作。2004年龚建平事件后,足协象征性地处理了一批俱乐部及工作人员。对俱乐部是罚款了事,对一些人的处罚更有戏剧效果:终身禁止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可那些中间人依然活跃,忠实地履行着俱乐部和裁判之间“桥梁”的职责。一家豪门俱乐部前总经理曾抱怨,“最早我们一年拨出七八十万来运作裁判,后来逐渐增多,现在都到了好几百万。”
一旦搞定裁判,做工作的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俱乐部总经理。一切安排就绪,总经理就会在赛前简短的动员会上暗示大家,“这场比赛大家放开了踢就行!”队员们也心知肚明,“老总这么说,就是裁判工作做到位了。”
有趣的是,中国足协也似乎很配合,总是把“熟人”派给那家俱乐部。时间长了,就有消息传出:某某某就是××俱乐部的御用裁判!”
因此,黄俊杰涉案更是让一些相关的俱乐部感到坐立不安。有人担心,黄俊杰和陆俊如果都交代了,真有可能让豪门俱乐部面临一夜之间遭遇倾覆的风险。(金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