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辽宁体育的家当,在这次“大分家”中被重新掂量了一番。
原来对各运动队的管理是“两层皮”,现在是各运动管理中心“一竿子插到底”。用这两个比喻来形容现在辽宁体育各项目的重新布局或许更为贴切。 “项目中心从筹备到成立,大概已有两个月时间了,这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如是说。
其实,体育项目重新布局,辽宁的动作算是慢半拍了。国家体育总局原来也是训练局一统天下,上世纪90年代初变身为20多个训练单位,成绩与体制相随而来。总局已经率先垂范,辽宁体育今天才迈出这一步。 “这次调整,是变粗放式管理为集约型精细化管理。 ”孙永言为此次项目调整盖棺论定。项目中心重新布局,对辽宁体育来说,最令人关注的是,现在辽宁省体育局下属共有13个训练中心,分别是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自行车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射击射箭中心、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辽宁省体育学校、大连体育学校、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体育局领导层对此次项目调整的目标都不讳言,“迎接12运,必须要出成绩。 ”成绩需向训练要,在12运的大背景下,辽宁体育的训练结构从“垂直”向“扁平”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垂直”,比如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大院”,一个单位原来管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训练项目,运动员的吃、穿、训练、生活全管。 “扁平”,现在的“大院”,只是训练单位中的一个,项目精简、管理集中。
除了所管项目,“大院”最显著的职能是增加了“承担省级优秀运动队、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学,面向社会开展体育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孙永言就此表示:“这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为将来退役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开办社会高职班,为社会培养体育专项人才。 ‘大院’要在职能转变中,完成艰难转身。 ” □本报记者/黄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