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年马琳501万元的摘牌价传到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耳朵里的时候,他吓了一大跳,不知道这次他知道郭焱的摘牌价格后,需不需要服一点“速效救心丸”?
中甲的上海中邦去年一共才投入1000万元,今年追加500万元,就已经招兵买马敢喊“冲超”了。没想到,这点钱在乒超只够买个郭焱,要凑一个队还缺两名队员呢。
难道乒超真的已经如此让人羡慕了?在“谷歌”上输入“乒超”和“主场迁移”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有关各个俱乐部为了避免亏损而像“戏班子”一样在全国各地“打游击”的新闻比比皆是:南方一支球队有一年曾赶到黑龙江最北边的一个县城,打完“主场”比赛推门一看,不远处就是俄罗斯了;上海男乒曾经一个赛季的票房不过1000多元,被迫把5场比赛放到山西的5个地级市去打……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运动员的身价高一点、待遇好一点,我们都愿意看到。但乒超的上座率、关注度和各俱乐部的盈利能力,乃至整个联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承受得了1133万元这个价格,相信很多人还是抱怀疑态度的。“我认为,对中国的乒乓球而言,更重要的恐怕是要考虑如何来运作这个赛季的联赛,让它不要名不副实。”这是沙拉拉当初对马琳501万元摘牌事件做出的评价,相信如今一样有效。
沙拉拉的担忧,同样也是我们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