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乒超联赛摘牌大会爆出惊人天价,山西某俱乐部以1133万元将唯一一名女子特级甲等球员郭焱招入麾下,1133万的转会费是近7年来国内体坛职业联赛的转会费新高,纵观整个中国体坛历史,仅有足球健将吴承瑛一人转会费曾超过郭焱。另外该俱乐部还以520万的高价将范瑛招至麾下。乒超联赛与中超、CBA联赛的容量规模、市场品牌难以相提并论,而一家普通乒球俱乐部居然拍出1653万元巨资引进两名球员,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乒超摘牌交易繁荣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几多玄机?
必须说明的是,这上千万元的转会费与郭焱的真实收入相差悬殊,乒协出台的“限薪令”已对此作了严格限定,郭焱一年的工资最高120万封顶。至于千万巨资如何周转,究其实质,是竞标俱乐部与乒协间的游戏,郭焱并非实际利润的最终受益者。
未“限薪”之前,每家俱乐部每年的开支高达600万左右,其中,队员工资是重中之重。像张怡宁、郭跃这样的一线国手,每年仅3个月的联赛,税前收入达到近350万。为平衡各队实力,中国乒协把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员划分为特级运动员。规则规定:所有特级运动员必须参加挂牌转会,如一队拥有两名以上特级运动员,则至少拿出一名特级运动员参与挂牌。
国内的足球、篮球和围棋职业联赛都是永久转会,而乒超得到的只是运动员的使用权。第一个赛季运动员流动后,第二个赛季俱乐部除了支付运动员工资外,不需要支付运动员使用费和奖金。俱乐部基本用一个赛季的价格,获得两个赛季运动员的使用权。
在敏感的转会费分配环节,扣除支付运动员工资和原单位的培养费之外,剩下的70%作为联赛的公共奖金,30%仍旧作为培养单位的收入。转会费再高,和运动员也无太大关系。乒超联赛改革,对运动员的年薪作了明确限定。特级运动员年薪80万-120万元,一级运动员年薪30万-60万元。在这1133万转会费中,郭焱只能拿120万,她依然是这场“交易盛宴”中的旁观客与局外人。
乒超联赛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上座率远没有达到乒协的理想目标,即便拥有国球之尊,但面对无常的市场行情,乒球市场的开发依然举步维艰,国乒主帅刘国梁对乒球发展的现状忧心忡忡。
目前的市场情况是,国内一个运营状况较好的乒球俱乐部,全年的实际支出也不过八九百万,但令人不解的是,自2005年起,每到不受关注的乒超摘牌会,就频出爆炸性新闻,马琳的501万转会费风波至今余波未散,如今又掀起千万转会费狂澜,精明的商家到底打什么算盘?开出千万转会巨款的山西俱乐部高层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回答。
2008年后,乒协将球员转会的“双向选择”规定改为“单项选择”,这不仅没有抑制乒超摘牌的恶性攀比竞争,反而使投机、炒作风潮瞬间上扬,通过高价竞拍球星,把转卖主场作为赚钱之道的俱乐部不断哄抬球员身价,有消息称,张怡宁一场比赛能卖到40万元!
这种非理性的高价竞争,令乒协大获其益,乒协可从挂牌转会中提取不菲的“佣金”,尽管乒协一再重申要杜绝转会程序中的“暗箱操作”,但涉及具体防范措施,却未免雷声大雨点小。
郭焱1133万的转会费开出易,但如何善后却玄机万端。山西俱乐部能否步当年陕西银河俱乐部后尘,拖延乃至拒绝巨款的交割?这笔巨资又如何走账?由此引发的乒坛转会地震又将牵引几多复杂话题?种种令人疑惑的猜想,只能让时间来回答。
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