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
一、源流
相传为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创的华佗五禽图(戏)健身法,在两千余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体系的传承,在民间代代相传。
在重庆由王礼庭祖师传出的五禽图健身法,将道家的吐纳、医家的导引按跷、易筋经的推揉捣打熔于一炉,注重摆架纳气,旨在吐浊纳清,行功着意内敛,意为转换形骸而不外张,具有不同于现在流行之游步五禽戏的特点。
王礼庭一脉五禽图健身法,总体而言流传不广。笔者得列此脉宗师项扬惠先生门墙,从恩师处得知,此功在重庆有记载的传承脉络为:
余有福→熊学能 →谭步云→王礼庭(嘉会)→ 周干臣、曾嵩生→余德华→项扬惠。
项师扬惠青年时代参加革命,生前为重庆日报社离休干部。解放前即在重庆国术馆学习技击和内功,并师从重庆报恩寺遍空法师,得秘授少林空悟禅师嫡传洗髓易筋经;1971年,由其父推荐,向黄世铭(号笑云)先生学习峨眉山九老洞五禽图,1975年又师从余德华先生学习王礼庭一脉五禽图。
上述传承表之第一代余有福为开县人,本石工,创余门拳,有十路架式、各种软硬功夫练法,兼有五禽气功;其高足熊学能功夫超群,身高不满三尺,浑号“熊崽崽”;熊传开县临江寺谭步云,时王礼庭先生因患严重风湿病,药物治疗无效,乃向谭学习五禽图功夫,治愈了风湿病,身体由弱转强。王师祖之后将此功发扬光大,又传成都曾嵩生、重庆周干臣等。
周干臣的弟子余德华,幼年患有胎中带来的疝气病,身体虚弱,多年医治无效,十八岁时拜于周门,在重庆万寿宫苦练五禽图,痼疾得到根治,在十年浩劫中曾被吊打,内脏亦无损伤;
项师扬惠生前曾任重庆市气功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市体委武术组组长,德高望重。笔者初识王礼庭一脉五禽图,是二十年前在重庆通信学院上大学时,求教于中医陈昆云先生所得。后列项扬惠先生门墙后,得授秘传抄本和珍贵典籍,所知渐广,蒙师友不弃,授业解惑,虽无成就,但多有受益。此次勉为其难,涂鸦成文,实为恩师临终之嘱托。现以师辈抄本典籍为依据,参以师友口传身教之心得,详解功架导引、纳大气法、敛气入骨法、五禽桩法等要旨陆续合盘托出,与五禽图爱好者们共同探讨、研究,希望能有益于社会,以慰恩师在天之灵(见图1)。
二、口碑
武林界诸多前辈宗师对本脉五禽图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多有评论,现摘录部份如下:
⑴峨嵋临济宗周潜川先生评价:五禽图又名五禽戏,据我接触的张觉人大夫和四川有名的曾嵩生前辈,练这功夫很深,都得到很大的益处,可惜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有人把它简单化为一种古代的医疗体操,这种了解是很不够的。因为我只研究过这功夫,深知是很好的方法。
⑵忠县武学大师张义尚先生评价: ①以五禽戏为名的功法很多,此处所指的五禽戏,与上述易筋经同出一源而更精练,此功由巴县王礼庭传出。吾友张觉人君曾将其法写成《五禽气功》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王礼庭,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在近代《侠义英雄传》中曾大肆渲染,虽不免言过其实,然治好沉疴,且变成了重庆地区的一代气功名师,确是事实。其书不是泛指一般的所谓易筋经、五禽戏功法。它的行功方法,都是着重内敛而不是外张的。内家武术中的太极拳、意拳、金家功夫,以及古法真传易筋经、蜀东五禽图(原传于重庆王礼庭)等,皆可作为入道之梯航。
⑶峨嵋武学宗师赵子虬先生评价:这里还要提到重庆地区流行的五禽图气功,五禽戏我所接触的就有七种,但余氏气功的确有其特点:一是使用了各种器具,如钉锤、砂袋、顶竿等;二是配合了五脏打有定区;三是采用顺式的腹呼吸;四是在受击时体不着力(不采用抗劲),与武术所谓内家功夫有共通处。就我知道的有位项扬惠同志,练其他气功多年,后学余家功夫,年逾五十,长期熬夜工作而精力不衰。我与余老师相识有年,其练功甚勤,握力不减壮夫,曾赠打油:“华佗五禽戏,青史具明文,悠悠千载下,西蜀有继承,老健余夫子,苦练五十春,古稀朱颜在,长眉是寿徽,独善岂足贵,兼善实可钦,不惜焦唇舌,谆谆诲后生,春风吹拂处,桃李荫前庭,沉疴得康复,口碑满渝城”。盖记实也。
三、五禽图初探
项师所授五禽图 偏重于养生与武技。下文所述纳气法和拍击法等,皆以王礼庭祖师著述为准。特别说明,在实际锻练中,因个人体质和锻练目的的不同,另有各不相同之契机之法,按图索骥习功者,切忌妄行揣测参杂其他练法,以免贻误自身。
五禽图根据人体肾、胃、肺、肝、心五个脏器,相应地分为猿、鹿、虎、熊、鹤五部功架;猿架练肾气,鹿架练胃气,虎架练肺气,熊架练肝气,鹤架练心脏与顶门。坚持锻练,不但可使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经络都得到锻练,并可敛气入骨,真正达到内壮的功效;为技击需要,可加练顶功和梢节功;若深求则在五脏六腑壮盛的基础上,以底盘功固精益气,将动功的锻练融入静功的修养之中,动静相因,表里相循。
在传统的练养次第中,五禽图属练形养气的功夫,其架子取法自然,实为先贤体悟所得,虽为后天有为之法,暗合先天无为之道,即所谓无为之道有为始。五禽图动静相兼,动而练其筋骨,静而养其心神,潜心练养可达“虚而灵,灵而通,通而变,变而化,化而虚空,空而飘渺”的意境。就健身养生层次而言,项师几十年的实践已证明,猿鹿两架是防病治病之良方;虎架、熊架是体质转弱为强之妙法;鹤架是登堂入室,窥人寿究竟之奇术。
五禽图首练猿架,猿架能壮丹田和脏腑,脏腑和血自生,血生气自足,气足则百病无。此架以导气入丹田为主,能够沟通心肾二经,导心火下降,补命门之火,引肾水上行,以济心阳;升降得宜,阴阳平秘。猿架对健腰固肾作用很大,特别是吐纳第八至十四口气时,一定要臀部先下坐,然后身子往前倾,放开胸腹,脚趾抓地,真气由足三阴经上行有力,能带动睾丸大幅度上升,这是足少阴经气上升的体现。
此外,先贤认为人的心神与猿性相似,常浮燥不定,无所依归,模仿猿像,不但能外练肢体的灵活性,还能锁住心猿,内练抑制意识妄动,以改变思维杂念丛生的状态,达到内心的清静,起到养心固肾的作用。所以猿功是五禽图最重要最基本的功夫,其功效遍及全身各器官,宜多炼,且做架都必须以猿架开始,猿架结束。
第二部为鹿架,鹿架与猿架互为表里,运气在中焦(身体上腹部位),此架有健胃生脾的作用;胃又称“水谷之海”,胃气足,则滋养先天元气,先天气强,又增益脾胃运化之能,使谷气得消,血脉畅通,病不得生。鹿架锻练侧重点前在胃脘,后在脊柱;吐纳第四至第八口气和第十至十八口气时,一定要放松脘腹部,挺直脊柱。
鹿是一种寿长而性灵的兽,擅长88于运尾闾接通任、督二脉(斑龙运尾),模仿鹿形,就是取其这一特点,锻练时导气顺势循环,使体内之气旋转,进而可通周身之经络,使气血通畅。鹿架与猿架互为表里,不宜单炼,应配合练习,具体配合详见功架,坚持猿鹿两架的锻练,会收到精神饱满,百邪不侵的功效。
第三部为虎架,虎架是五禽图中关键的一步功夫,此架能强筋壮骨,转弱为强,久练能登山如履平地,头发乌黑,声音洪亮。吐纳第五至九口气时,要一手上托,一手下压。上托便于扩张肺部,扩大肺活量,下压促进气沉丹田。第十一至第十九口气时,要一手前撑一手后拉,前撑意在扩张,后拉合于下沉。脚掌楞起,力贯脚。
虎架气机多由阴跷穴发动,纳气经督脉长强穴上提至命门,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三阴三阳等经脉,导气至肩,吐气沿任脉及肝脾肾三经降气至阴跷穴为止,此即为一口气。模仿虎象,是取其神气与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意境。这种气势通气脉祛风邪,锻练时外刚内柔,外动内静。虎功分左右两架,不可偏废。做至虎架,可停练鹿架。
五禽图练至虎架,气机己上行达于肋部,而肋部空虚,软而陷,不胜拍击,所以另有翻砂袋等法,使肋部肌肉紧密,以免拍击时震伤肝肺。
第四部为熊架,熊架是锻练身体的腰部,疏通带脉,增强肝肾功能,调血生精,缩腰实腹,有强壮体格的作用。锻练的侧重点在臂膀和背部两侧。一手上伸成柳叶掌,掌往内扭;一手成掌置于体侧腰际,掌心朝前,指尖朝下。
熊架气机多从阴跷穴发动,经督脉上走命门,同时兼走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导气至肩。下行沿任脉及心、肝、肺、脾、胃等经脉至阴跷穴与督脉交汇,此为一口气。
做至熊架,可以不做鹿虎两架,但根据曾嵩生先生的经验,认为做熊架之前和猿架之后,不要放弃做虎架。即在做猿架第一次拍击后,就接做虎架左右各一遍,然后做熊架。
第五部为鹤架,鹤架锻练人的心脏、头、项、背脊、胸膻中、尾闾、骶骭等部位,效益上及头顶,下及手足,全身皆能受益,功效宏大。做至鹤架,可停练鹿、虎、熊三架,即猿架开始,锻练鹤架,猿架结束。
鹤架导气遍行全身经脉,周身气行滚滚,血脉畅通;鹤架气机多由两足涌泉发动,沿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委中上行,在阴跷穴汇集,上至督脉,沿督脉、左右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上行汇于大椎,由此分左右手导气于手三阴手三阳,经肩井、曲池、合谷至十指尖,再从十指三阴经脉经过内关、曲泽、尺泽至肩贞,上至肩井至大椎集中,上沿颈椎两侧风池各绕耳朵一圈,回至风池,经风府上行至百会顶门,由此下行分二枝导气,一枝经鼻梁,另一枝经双眼过鼻侧汇于人中,从此入口腔咽喉,下行至天突,沿任脉及胸前心、肺、肝、脾、胃等经脉,至丹田,分两股由足阳明胃经、足劂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等经脉,经足三里、阳陵泉、足三阴交、太冲回至涌泉。此内景做架者有不同体验,不必强求。
五禽图做至鹤架,身体己经健壮,精力也己充沛,其余架子亦可不做了。鹤架之后还有很多深入架子,例如做鹤架到第九口气,可变化为顶架,使力量贯注头顶,但这个架子练习有一定难度;顶架之后可做底盘架,使力量贯注下部。底盘架后还可做四肢架,力量贯于手掌、手指、脚掌、脚趾等。
简而言之,猿架是基础,虎架是关键, 鹤架则是五禽图的要害。明乎此,则把握了五禽图之精义。待续,下期刊出“第四节 五禽图呼吸吐纳概述”、“第五节五禽图功架导引概述”、“第六节猿功正架”。 (传授/项扬惠 整理/刘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