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苏连娇) |
搜狐体育讯 广东东莞银行、上海、新疆和广厦是本赛季CBA联赛的四强。这是CBA联赛首次全部由打着民营资本烙印的俱乐部占领四强的赛季。
本赛季是CBA六年来赛程最短的一季,是在中国篮球人事更迭,大提“举国体制”,国家队成绩跌入谷底,CBA品牌价值萎缩的大背景下起航的。尽管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大大受挫,但结果证明,热血资本已经逐渐改变了CBA传统的势力格局,相较于那些暮气沉沉的国有制球队他们更具锐气。当然,为了实现在中国篮球大环境下的存活与壮大,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与“举国体制”主动对接。
【成功根源】
体制变革带来活力
从上赛季几乎垫底到本赛季的第四名,由计划建制转为民营资本运作管理不到半年,上海男篮本赛季就实现了飞跃,让人深刻感受到体制变革的力量。而CBA史上第一次出现四强均是民营俱乐部球队的局面,更让人看到职业联赛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四强中有三家还不能算纯粹的职业化俱乐部,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举国体制,无论“宏远模式”、“姚明模式”,还是新疆广汇,均是“举国体制+民营资本”的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以上海为例,姚明和他的团队只是获得“托管”的权力,球队仍隶属地方体育局,仍是国有资产。
不过这反倒更能说明民营资本的先进性,在摆脱行政干预,拥有自主管理经营权后,民营企业建立的良性机制让那些成长于体工队的教练和球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其实,目前CBA的人才基础还很难挣脱举国体制,本土球员绝大多数仍是由政府培养。但民营资本也正在尝试完全市场化的道路,并取得一定成绩。四强中浙江广厦就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与前两个赛季的新世纪马可波罗相似,广厦同样没有和体育局挂钩,完全由企业出资组建。
两家俱乐部在进入CBA四年之内,就相继取得成功,另外上海也计划在下赛季完成资产核算和股权转让,这不禁让人翘首,未来更职业化和市场化的俱乐部会不会成为CBA的主流力量?
【组队思路】
资源整合谋得发展
摆脱行政束缚,实现“政企分开”后,四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体制的优势和管理的灵活性。这尤其体现在组队思路上,四强均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广东东莞银行的规划最为人所熟知,其本土球员全部由宏远与省体育局合作共同培养,早于十几年前他们开始实施这种人才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上海的本土球员也多数来自自己的青训体系,有所不同的是,这些球员都是由地方体育局培养,与企业没有太大关系,但在姚老板入主后,球队由被动换血转为主动规划。
相比宏远和上海,成立时间较短,底蕴较浅的新疆和广厦则更多依赖雇佣军。但也有区别,新疆是以雇佣军为主力班底,辅以自己培养出来的角色球员;广厦则在球员市场大展拳脚,一线队几乎全是雇佣军。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一线队结构如何不同,四强的一些根本理念却是一致的:他们都有优秀教练坐镇,并给予绝对的信任;选外援不重名气更重实用,且都不是只靠外援打天下的球队;积极完善青训体系,就连一向靠雇佣军的广厦也已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
在中国篮球基础非常薄弱与CBA联赛受制度和管理之困的当下,可以说四强以独到的战略眼光与资源整合能力,在夹缝中谋得发展,再次证明了民营资本在职业联赛中的优越性。
【管理方式】
商业本色提升效率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企业史中如此写道:“过去20年,中国市场上存在三种力量,国营公司、民营公司和外资公司。一部中国企业史,基本上是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博弈的过程,他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最终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所有表象。”其实在中国篮球的这片江湖中,又何尝不是这三种力量在角力?只不过,目前唱主角的是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罢了。
在管理上,民营资本摒弃了政治路线,还原了商业本色,遵循企业发展之道。具体到CBA四强中,尽管各队具体的管理方式有别,但他们根本上还是遵循着企业化的管理,而这种更具备职业化色彩的管理方式让球队更高效。
东莞银行应该是目前CBA中所谓负面新闻最少的俱乐部,一直让很多球队头痛的外援管理问题在这里几乎不是问题,积臣堪称CBA外援的典范。宏远俱乐部其实是用经营集团企业的思维和模式去管理球队,但其中又不乏人性和人情味。新疆队与东莞银行相似,俱乐部董事长侯伟亦是新疆广汇集团的高管,而且他们还有蒋兴权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帅把关。广厦、宏远和新世纪是目前CBA中奉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俱乐部,“铁娘子”叶湘玉直接负责管理球队。上海这个赛季直接负责球队运营的则是由陆浩牵头的“姚之队”。
与之高效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本赛季事端不断的江苏、北京等带有国营色彩的俱乐部。暗战、摩擦、推诿……司空见惯,其结果自然是沉沦。
【启示反思】
无利投资持续多久?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但绝大部分活跃在CBA中的民营资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赔钱赚吆喝,有的甚至赔了钱还赚不到吆喝。
宏远是目前CBA中唯一对外宣布盈利俱乐部,但这建立在能够夺冠的基础之上,门票收入、夺冠后的政府和企业界的奖金构成了他们盈利的绝大部分。而其他私营老板根本无法靠球队本身的运营和推广收回成本。
运作一支CBA球队,每个赛季的预算大概在1500万至2000万人民币之间,上赛季最高者据说超过了3000万元,各个球队少则赔600万元到800万元,多则损失1200万元。除了宏远、新世纪等少数俱乐部老总在用产业的眼光和战略去运作外,其他很多私营老板更多是把篮球当做寄托兴趣与爱好的道具。这样的投资热情难免会让人怀疑,到底能持续多久?因为兴趣是不会保鲜的。
与此同时会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建立在投机和兴趣基础上的投资,又有多少耐心和热情去专注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像宏远、新世纪等下大本钱培养青训体系的俱乐部实在太少太少。没有后备力量这个塔基,中国篮球这座高塔又岂能稳固?
已经开始改变CBA势力格局的民营资本能否支撑整个中国篮球这座高塔?这个问号实在太大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这四强中除了广厦,宏远、新疆和上海走的同样都是“民+官”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