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恶性竞争扰乱发展秩序 中国保龄球“一夜凋敝”

来源:新华社
2010年05月21日16:38

  新华社记者叶健 马姝瑞 葛如江

  “中国保龄球的发展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市场需求似乎一夜之间到达顶峰,又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运动三部部长崔伟红说。

  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保龄球比赛正在合肥进行。在赛场观战的崔伟红一提起保龄球的未来,显得很是忧心,她概括保龄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朝而兴,一夜凋敝,一蹶不振”,她说,这段“悲壮的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

  作为一项舶来运动,保龄球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迅速风靡全国,全国保龄球馆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短短几年时间,全国的保龄球馆就开到了2000多家。各大城市一片繁荣景象:人人以打保龄球为时尚,男女老少一齐涌向保龄球馆,球馆经常人满为患,有的还需要给服务员送小费插队……

  然而,这段被业界称为“天方夜谭”式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21世纪后,保龄球很快坠落谷底。“21世纪初那几年,全国上下的保龄球馆都在关门歇业,”崔伟红说。

  “记得1996年前后,一个14道的小球馆一天的收入就有四五万元,而2003年前后,一个行情好点的球馆一个月也才四五万元,相差太大了,”河北队主教练赵加星说。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据上海保龄球队队员张凤丽介绍,2003年前后保龄球馆普遍亏损,大量球馆倒闭,上海最鼎盛时期球馆有上百家,经过这一轮淘汰后,只剩下十几家。

  业内人士分析,保龄球热一夜退烧的原因很多,比如新鲜感消失;高尔夫球、马术等更“贵族”运动的兴起,分流了大批高端消费者;社会更趋多元化,年轻人娱乐运动选择面更宽广了等等,但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在利益驱动下出现恶性竞争扰乱了保龄球的健康发展秩序。

  张凤丽说,当年,随着市场的火暴,越来越多的场馆开起来,但是打球的人就那么些,最终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了赚钱,大家“火拼”价格,价格从最初的40元一局一直跌到10元3局,5元一局。“本来保龄球被认为是身份的象征,而价格下跌后,保龄球也变得‘廉价’了,恰好此时高尔夫球兴起,保龄球遭受内外夹击,从此一蹶不振”。

  除了恶性竞争导致无序发展,崔伟红还认为,保龄球热的消退一方面是鼎盛时期很大程度上是“虚热”,因此,“退烧”难以避免,另一方面,保龄球出现虚假繁荣,一些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保龄球馆的器械进口成本比较昂贵,一条赛道就需要30万元,在鼎盛时期,一个保龄球馆3个月就能收回全馆的器械投入成本,足见利润之大。与之相联系的,由于进口赛道属于机械类,需要相关部门的进口批文,一个批文往往需要缴纳4万元,一些地区的主管部门发‘批文财’心切,为了刺激更多的场馆建设大捞一笔,便开始投入资金大搞‘保龄球大奖赛’等活动,刺激群众参与保龄球运动,从而人为地‘制造’并放大了市场需求,”崔伟红说。

  然而,这种虚假繁荣必定不能长久,当人们发现所谓的“大奖赛”并不能如愿捧回“大奖”后,泡沫很快破灭,“大奖赛”迅速撤离市场,并很快殃及了一大批贷款买设备、租地建场馆的保龄球馆,关闭、撤馆、拆赛道……保龄球市场从此“一夜凋敝”。

  崔伟红总结说:“从当初的‘一道难求’到最后一蹶不振,中国保龄球走过的这段弯路表明,各项体育运动在产业化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无序发展和非理性地一哄而上,相关主管部门和协会应该从中发挥作用,无论如何,平稳发展总好过大起大落,这也是中国保龄球‘这段悲壮的历史’给人们的最大启示。”(完)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王昊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