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瑰宝的围棋运动正在吸引着众多的青少年,然而,由于一些学生家长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加之专业引导不够,青少年围棋面临着生源流失严重的问题。对此,中国围棋协会的相关人士呼吁,正确认识围棋运动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不要过于追求成绩,而应享受“快乐围棋”。
合肥市少年宫围棋培训班的郑璞老师从事青少年围棋培训十多年,他告诉记者,与早年许多家长爱把孩子送去学琴学画不一样,如今,家长们对孩子兴趣培养更加广泛,送孩子学棋的越来越多。
“尽管学棋的孩子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高,但持续的时间不长,”郑老师说。许多孩子学了一年左右后,就因为看不到想要的成绩而放弃了。“每期培训班下来,中途流失的生源达到三至四成。”郑老师遗憾地说。
据了解,由于围棋的学习提高过程较为漫长,不像其他兴趣特长可以短期看到成效,因此,一些学生家长在投入一定时间精力后看不到回报,便让孩子放弃了学习。“多数情况下,不是孩子先放弃,而是家长先急了,放弃了”。郑老师表示,由于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围棋在青少年中普及的厚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
如果说一部分家长的浮躁心态是影响青少年围棋健康普及的原因之一,那么,目前相关的培训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也是原因之一。
合肥市民马飞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学棋已经一年多了,从他接触情况看,目前的围棋培训市场还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知名棋校不多,特别是适合从事青少年围棋普及教育的教练极少。
“高水平的教练不愿意从事青少年围棋普及工作,大多数民间教练在培训中因各种原因过于功利,往往在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要求参加各种比赛,过于注重竞技结果而不太注重对孩子的长期兴趣培养和挖掘”。马飞希望围棋的培训班能层次更高一些,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对于目前围棋在青少年普及中遇到的“成长烦恼”,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认为,围棋不光是一种体育运动,还是一种修养身心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他建议青少年在学习围棋时不要过于求成绩,而应享受“快乐围棋”。
他认为,围棋不光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熏陶人的形式。作为中国传统国粹,围棋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修身养性方面发挥重要功能。青少年学习围棋,对其智力开发、体验东方文化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让孩子练围棋不要想着迅速出成绩,想着走职业化之路,应该本着“快乐围棋”的理念,让青少年享受到下棋过程中的乐趣。
“现在孩子们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如果下棋还给他们过大的压力,那就与大家的初衷适得其反了,”王汝南说。
对此,国手古力、孔杰也深有同感。古力说,作为职业棋手,很大程度被胜负所束缚着,但真正的围棋是快乐的,应享受下棋的过程。他建议家长正确看待围棋运动的意义,成绩如何对于这些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围棋给他们带来快乐,通过围棋这个工具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只有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孩子参与其中,中国围棋才能有更坚实的基础。
杨玉华 林德韧 王立武
(新华社合肥体育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