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2010广州亚运会 > 亚运评论 > 亚运媒体评论

广州日报:每个市民都可分享“亚运红利”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8月04日04:35

  今天,2010年广州亚运迎来倒计时100天,这一时间节点,给了人们一个思考“亚运将为广州带来什么”这类问题的契机。

  本版特刊登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亚运将给广州带来的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

  “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新生活从何处来?从“变”中来。体育场馆、交通设施、人居环境等硬件的点滴改变,都将夯实新生活基础。

  广州亚运,在期许的眼光中渐行渐近。100天后,精彩绽放,霎时惊艳。

  广州给亚运会一个惊喜,亚运会给广州一次机遇:一次展示作为开放的、国际化的、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机遇;一次励精图治、求新求变、超越自我的机遇。如果要在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这座历史名城间找一个关联词,当推“变”字。亚运,广州因你而变。

  以亚运为抓手,协力同治,广州无时无刻不在“变”:路变宽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房变靓了,城变美了,场馆变多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变化,令广州生机勃发,新姿焕然。

  新建或改扩建40多条集散道路;新建4条总轨道交通;建成22.9公里的BRT项目;完成城市交通整治20项工程和24条主干道的道路中修……为广州路通攻坚,更为“后亚运”的广州交通提供解困范本。中山大道BRT以“车速快、票价低、通达性强、出行舒适”之优势成为市民出行“新宠”,它的成功必将加速广州“BRT时代”;广州大道绿化改造,融合岭南园林造园的手法,集休闲、交通、审美于一体,达到“行走于公园中”之佳境,成为城市绿道之实景;车辆单双号限行,也将为广州交通拥堵打开一扇窥见治理之道的窗户。

  广州斥资80亿元进行体育场馆建设、改造,设置了53个比赛场馆、17个训练场馆。亚运城、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体育场馆将为本届亚运会比赛提供最可靠的保证。殊为难得的,赛中运动员使用、赛后老百姓健身,这些辐射了广州12个区(县)的场馆在亚运之后,都将用之于民,惠泽大众,成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亚运红利”。进一步提高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率,增加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满足广大市民“锻炼就在家门口”的基本要求,提升广州作为“运动之城”的品质。

  治水,广州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到目前,全市治水项目已基本完成,通过污水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泵站的建成,河涌的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推进,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显著提升,从2007年的74.14%上升到85%,中心城区达90%。“水更清,岸更美”的目标正成为现实,一些河涌水质正在变清。治水硬仗更让各方进一步达成持久战的共识,可以相信,经过各方锲而不舍的努力,“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景终有一天会在广州重现。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告别过去“穿衣戴帽”的简单做法,将整治老城区改造相结合,通过城市改建、旧城区改造、道路整治、环境卫生治理等,把老城区内的环境整治好。此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还与“十年大变”、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人居环境的内涵。

  “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新生活从何处来?从“变”中来。体育场馆、交通设施、人居环境等硬件的点滴改变,都将夯实新生活基础。投入总有回报,亚运会让广州投入很多,也必让广州收获丰厚。

  亚运会,不仅是一场全亚洲的体育盛会,更因它将留下大量有形的、无形的“亚运遗产”而让广州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魏贵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