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9时,北京西单商场的员工照例在一层营业厅排起了队列,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也随之响起,作为工间操的示范推广单位,西单商场职工坚持做操已有数年。这样的场景以后将不再是个例,从8月9日起,北京市将有近400万名职工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随着广播操节奏“翩翩起舞”。
几乎是在一天之间,已经远离公众视线多年的工间(前)操就再度“流行”,上世纪50年代全民做操的“胜景”有望重现。为了配合此次工间操的推广,已经告别听众3年之久的广播体操乐曲也将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中响起。
短短几分钟锻炼
化作挥之不去的健身情结
北京西单商场的老员工姜庆岳将广播操视为极好的健身方式,她乐呵呵地说:“你看我精神头儿多足啊,都是每天做操做出来的。我们中年人很喜欢这种锻炼方式,简单又能锻炼全身,挺好的。有时候单位做操的铃响晚了,我还觉得不舒服呢。”
很多上岁数的人还能记起几十年前做广播操时的情形,“那时候体育活动比较有限,上班间隙做一套操,既是锻炼,也是休息,大家参与的热情也很高。”退休职工云如心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的身体素质不甚理想,国家组织职工锻炼身体,工间操是时代的产物。应时而生的第一套广播体操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很多有关当时体育的影像资料中,工间操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随后,第二套、第三套广播体操依次推出,直到现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
作为第六、第七和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喊操人,张仲霖的声音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北京市恢复工间操,让他激动不已。谈及这3套广播体操的不同,这位原北京体操队总教练说:“第六套是‘文革’后刚恢复,音乐是大家都认可的,动作也比较简单。第七套编排相对复杂,音乐也复杂,动作难度也较大。第八套吸取了六套和七套的长处,音乐有一种恢弘、壮阔的气势,动作编排也考虑到上、下肢活动,做操人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
在动作不断翻新的过程中,广播操也曾经历低谷,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的广播电台都悄无声息地撤除了广播体操节目。直到2003年,北京电台的体育广播才重新响起张仲霖铿锵有力的口令,恢复的原因,是因为“听众的强烈要求”。2007年,又因为奥运临近而停播,直到2010年8月9日再度恢复。
张仲霖说:“恢复广播体操意义重大,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做广播体操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要小看做工间操的短短几分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家都要动起来。”
推动全市职工健身
明年国有企业要达到100%
当今,健身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整齐划一而稍显刻板的工间操能否让年轻职工接受,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积极投入到工间操之中的职工大都年龄较大,而年轻人对此却并不热衷。职工小郭说:“上学时,做操就跟做功课一样,感觉现在也没什么改变。下班之后,我还是愿意去健身房,去练练形体瑜伽之类的,比较舒服,也更适合我们一些。”公务员喻巍说:“这种有组织做操的形式可以强迫自己参加锻炼,如果不是单位组织,我应该就不会做操了,一个人容易犯懒。”
从北京几个长期做操的单位看,也经历了从抵触到接受的过程,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品军说:“我们是从2007年开始做操的,一开始参与的人少,大家普遍不爱运动,健身意识淡薄。有些人不认真做,动作不到位。通过引导鼓励和奖励机制,我们已经从一开始五六个人做操到现在上百人做操,最高出勤率达到了80%。”王品军也表示,第八套广播操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不爱做,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准备不同的广播操。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范云江表示,工间(前)操推广是一项长期工程,因为其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认识不到位,许多单位领导认识不到工间锻炼的重要性,觉得可有可无,因此对它并不重视;其次是企业是多种所有制,工作性质也各种各样,如果“一刀切”,要求都做广播体操并不现实;三是企业员工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各异,工作时间也比较机动灵活,所以组织起来相当麻烦;再者就是缺乏场地,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部分写字楼都非常拥挤,没有专门的地方开展集体运动。
尽管困难不小,但北京市推广工间操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对于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坚持健身运动的人来说,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做做广播体操,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健身不在于花哨的形式,而在于每天5分钟、10分钟的坚持。
据了解,北京市总工会要求,2011年全市职工参与健身活动比例要达到60%以上,国有企业参与工间或工前操活动要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要达到70%。北京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刘蓉说:“北京将以推广工间操为契机,带动全民健身的热潮。目前,广播操的图解和示范视频已在有关网站推出,小教员的培训工作也已分批分期开展。如果还是没有学会或有需求,我们将派专门的指导老师上门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