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篮球 > NBA_搜狐_NBA官方授权视频直播网站 > NBA季后赛_NBA总决赛

传奇教练约翰伍登撒手人寰 酷爱文学本应是诗人

来源:尚篮
2010年08月13日10:22

  约翰.伍登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用了28年去从事一项职业,他用了61年去体会一座城市,他用了一生去爱一个女人,他是如此的简单,又是如此的聪慧,他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忠于自己的情况下,成为我们所能成为的最优秀的自我。许多年轻球迷还没来得及认识到他有多伟大,约翰·伍登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2010年6月13日,他的遗体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下葬。在他执教期间,这支大学篮球队曾经在四个赛季内连胜88场,10次夺取NCAA冠军,总胜率超过80%。人们都说,他给这支大学篮球队注入了灵魂,如今,他的肉身也将安息于此。

  写往天堂的情书

  那是一张很小的床,被摆在一间杂乱无章的屋子里,卧室里的时钟都是错误的,所有的指针都停留在1985年10月21日内尔离开的那一刻……

  1926年7月的嘉年华舞会上,高中时代的伍登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内尔·莱莉。内尔是伍登的初恋,也是他最后一个恋人。那时候,伍登曾和内尔拍过一张照片:16岁的伍登正视镜头,15岁的内尔崇拜地望着他。“她没有跟我并排坐,而是默默站到我身后。在那一刻,我真的第一次感受到爱的力量!”现在,这张照片正挂在他家的墙上,这幅巨大的黑白照片正是子女送给他们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伍登比内尔早一年毕业进入大学,内尔中学毕业后开始工作。这段时间,他们不像在中学时见面那么频繁了,尽管从拉斐特(伍登在那念书)到伯恩斯维尔(内尔在那工作)不过七八十里路,但车票要10到15美分,他没有买票的钱,她也没有。他们不能常在一起,但伍登知道一旦他毕业找到了工作,他们就可以结婚了。事实上他们也那么做了。1932年的8月,伍登迎娶了这个她最爱的女人,并与她携手共度了53年。

  1985年10月21日,这应该是伍登最不愿记住,但却是他记得最清楚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他挚爱的内尔去了天堂。伍登是个坚强的人,他并没有因为妻子的离世而一蹶不振,他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亡妻那份坚贞的爱。每月21日,伍登总会做一件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4年的事情。这一天,他在去墓地探望完妻子后,就回到家,坐到书桌前,铺开信纸,告诉身在天堂的内尔,自己有多么思念她,孩子们都过的怎么样。然后伍登把信函叠好,装进一个特制小信封,走进卧室,坐到床边,松开内尔用过的那只枕头外的黄色丝绒带子,将最新一封信放到最上面,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眼睛失明, 他一直如此,从未间断。伍登在睡觉时,永远只睡自己的半边床,枕自己这边的枕头,盖自己这半边的被子,默默地与妻子分享他的温暖。内尔去世的这25年,伍登一直保留着妻子生前家里的摆设,所做的唯一改动是“在墙上添置内尔没有见过的重孙的照片。”

  伍登坚持认为,自己的所有成就都是因为娶了这个好妻子。这个被他称做“高中甜心”的女人是帮他打开人生另一扇门的贵人。“你们也许不信,在认识奈尔之前,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害羞的男孩。”但伍登和内尔交往后,内尔总是鼓励伍登在公众场合说话,积极参加演讲活动。“现在看来,这对我帮助巨大。”在伍登和内尔计划结婚的时候,伍登的银行存款已经有909美元。他本想用这笔钱筹备婚礼,但结婚前一天,钱突然被人从银行保险柜里冒领走了,伍登甚至还被怀疑与嫌犯串通。内尔微笑着握住他的手:“没有什么比温柔的力量更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个女人用她的温柔与智慧默默地支持着伍登,陪伴着伍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实,伍登与内尔的关系也并非完美无瑕。当他刚刚走出大学的时候,他们之间曾经大吵过一场,然后他离开了内尔,搭顺风车一路往西,不在乎自己最终会到哪。结果他走到了堪萨斯的劳伦斯城,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帮助修建一座橄榄球场。离开了内尔的伍登就像一只迷途的小羊,辨不清方向。最后,他还是回到了家中。

  有一次,他深深怀念内尔的时候,他的一个曾孙女——当时还只有5岁——看到他很忧郁,就拽着他的裤腿说:“爷爷,我知道你想念奶奶,所以我要借给你一架飞机,让你飞到云端上去看望她。”而现在,伍登教练终于回到了他梦中女孩的身边——只是这一次,已经不需要飞机。

  死里逃生

  在内尔离去后,伍登曾主动谈起过死亡,他坚持说他并不怕死,因为内尔会在彼时彼端等候他——“炉膛火烁烁,主妇忙夜活。烧饭兼添火,此景已不复。娇儿尚学语,哑哑迎父归。 爬膝争宠爱,斯景亦难追。”他常常默诵托马斯·格雷在《墓园挽歌》中的这几句诗。事实上,死神的阴影已数次掠过他的面孔:伍登35岁时差点撒手人寰,那是在二战期间,当时他正在南太平洋的美军军舰富兰克林号服兵役,一次突发的阑尾炎使他不得不在医务室接受手术。这使得他错失了富兰克林号的远征行动,然而在远征中,军舰遭受了“神风敢死队”的突袭,724名船员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其中包括一名接替他执行任务的战友。

  2006年,伍登在飞往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NCAA的冠军决战前,但由于身体不适,医生告诉他:“要是你去了,很有可能回不来。要是你死了,就没人在乎比赛了, 他们只在乎你。”结果他取消了这次行程。而他本应乘坐的航班遭遇故障,在半途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我相信这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老爷子才能从两场灾难中幸存下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公众的楷模,由他告诉人们如何用精神力量与命运抗争,如何简朴而又幸福的生活。可伍登执著地认为:“这纯粹是不期而遇的运气而已,我不相信命运这回事。”

  他本应是个诗人

  伍登于1910年10月14日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马丁斯维尔,他和家人住在一个叫做蒙罗维亚的社区,那是个很小的社区,当时只有500人,但是人们都非常友好。伍登就在送信途中和小农庄里,过着清贫却幸福的生活。在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一座农场,那真是很落后的农场,没有电,没有煤气,只能用手摇杆从井中取水。伍登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了,也许对他的母亲来说,生活一定是非常辛苦,她有一个当农夫的丈夫和四个当农夫的儿子,他们随时随地把自己弄得一身脏,可怜的母亲得用手洗所有的衣服,还要为全家人煮饭。但是,当伍登再回头看时,他说,那种生活似乎很苦,但我们热爱我们那时的生活。

  那时,伍登的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什么都没有,他的父亲每晚都给他们读书,他每天读《圣经》并坚持要孩子们也这么做,他也给他们读诗歌,几十年后,伍登依然还记得父亲曾给他们读过费朗罗的印第安人史诗——《海华沙之歌》。

  那个年代没有体育奖学金,伍登的父母也无力在经济上支持孩子们的学业,但他们的四个儿子都读完了大学,他们都靠自己的努力读完了大学,而且每个人都主修或辅修过英语专业。儿时的经历以及在大学中的学习让伍登爱上了诗歌,他喜欢早期的英国诗人,也喜欢美国早期的诗人,他非常喜欢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那个时代所有的诗人。

  伍登喜欢狄更斯,爱莎士比亚的戏剧,爱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在大学有一年,伍登用了一整个学期学习《麦克白》,又学了一整学期的《哈姆雷特》。他读了所有赞恩·格雷(美国作家)的西部小说,只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几年前,伍登曾争取读完所有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书。他热爱阅读,他喜欢所有类型的书。退休后,伍登起草了《成功的金字塔》一书,伍登这样描述他的金字塔:“成功源自内心的平和。这种平和直接来源于内心的满足,因为你知道你正在向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靠近……”

  伍登的一生中,还有个习惯从未改变:无论谁给他写信,他都会回信。有些人甚至利用他这一习惯占他的便宜。他们在网上买下物品,比如普渡大学的旧年鉴,寄给伍登让他签名,却连回信邮资都不附上,等寄回来后再拿来卖钱。即使这样,伍登仍会每周几次兴致勃勃地拖上几个沉重的信封去邮局。

  特立独行的男人

  伍登是个特立独行的男人,正直诚实,从不作做,任何人都敬仰他。他从不变换自己的行为准则,如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发型一般。我知道有些人认为伍登教练呆板得如同一台老爷车,我并不这么认为。

  年复一年,当UCLA的新生听到他关于如何穿好袜子如何系紧球鞋的著名讲述,总是报以异样的眼神,甚至觉得老爷子此举有些神经质。但是伍登并不以为意,依然保留这一习 惯。无论什么时候他在比赛前看到你,他总能看到你的内心。“我想看着你做一遍,”他通常会说:“把袜子拉起来,要紧贴脚部没有褶皱,现在把鞋子穿上从前面开始拉紧鞋带,依次往上。”有时候你感觉自己都快被逼疯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一习惯使得你比赛后脚上从不起泡。

  球员的脚很容易起水泡。伍登注意到大多数大学球员,中学球员也一样,总是穿太大的鞋子。而篮球是个高速运动:急停、启动、折返、变向、变速。如果趾尖部分有太大滑动,就很容易起水泡。所以,“我要确定球员要穿多大尺码的鞋子,如果脚趾正好在鞋的前端,这样,当你急停时,脚趾不会在鞋里来回的滑动,我认为那很重要。几乎我的每一个球员,我至少都得让他们穿比他们习惯穿的小一码的鞋子。”

  父亲

  对于伍登来说,除了他的妻子内尔,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他的父亲。

  1922年,伍登小学毕业那天,从爸爸那里收到了人生的第一件礼物:一张2美元的支票。

  “紧紧握住它,你就不会破产。”小学毕业典礼结束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张面值2美元的支票。年幼的伍登并没有马上理解父亲的话,但他郑重地打开皮夹把支票夹了进去。很多次,伍登濒临破产,但始终没有动这张支票。“在生活出现困境,我试图用掉爸爸给的那2美元时,我就想起父亲的话。”伍登回忆起年轻时清贫的生活,他说正是那段日子让他明白生命的意义。直到83年过去,这张支票仍然留在伍登的皮夹里。

  “父亲鼓励我为自己建造一个庇护所,他说的是信仰。我相信基督,一直努力过他希望我过的生活。我相信,他一定会兑现他的承诺。我已经准备好见他,也渴望见到我的妻子内尔。我已经把这一切都交托在上帝手中,只是不知为什么,依旧难解悲伤……”

(责任编辑:李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