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青少年足球不搞“贵族化” 林耀清推崇日本氛围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2010年08月14日06:58
  本报记者 陈华

  中国足球现在和未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假赌黑,而是没人肯踢球。就算有人肯踢,有些地方一年几万元的学费,也要吓退一大半人。你说还有谁肯去踢球?

  ——上海东亚俱乐部主席徐根宝

  降低入学门槛

  “中国足球职业化后,各省市体育局取消少体校、体工队模式,转而让俱乐部培养梯队。如今中国足球水平越来越差,回头来看我们当初的做法,确实是有问题的”,80高龄的足坛老人林耀清精神矍铄,谈论起上海青少年足球培养,更是滔滔不绝。

  需要细水长流的人才选拔、梯队建设和足球普及,被一下子推向并不成熟的中国足球市场,导致最直接的后果是,踢球门槛越来越高。加上中国足球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足球环境并不透明,这进一步增加了孩子们踢球的成本。

  “当年我曾把两个天赋很好的苗子,推荐到了申花康桥足球学校。仅仅过了一年,这两个孩子都回家了。为什么?一年两万元的学费,他们的家庭负担不起”,林耀清说起往事摇头感慨,“我们青少年培养走进了一个误区:喜欢踢球的孩子踢不起,有经济条件的孩子又不肯踢球。没有庞大足球人口,哪能提高足球水平?”

  “搞足球这么多年,我敢拍胸脯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坚决不收钞票不开后门,二是从来不以大打小”,神情自豪的林耀清也不忘寄语上海足坛年轻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小孩子踢球,还是要以兴趣为主,而不是成绩为主。所以,我们教练首先就要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收黑钱,不开后门。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有天赋、爱足球的孩子冒出来。”

  建好赛事平台

  一辈子都扑在青少年培训上的林耀清,也不忘关注世界足坛青训的动态。20年前,看到荷兰阿贾克斯青训录像带的林耀清,就采取了拿来主义。如今,林耀清对日本足球“班班有球队、校校有教练、周周有比赛”的足球氛围甚为推崇。

  “日本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青少年球队一年至少参加20场以上正式比赛,比赛密度达到了中国次级别职业联赛的级别”,林耀清表示,缺乏高水平的实战赛事,也制约了上海青少年选手的水平提高,“目前上海足球有市运会等正式比赛,但参赛的都是专业选手。对边读书边踢球的孩子来说,正式的青少年比赛还是太少太少。”

  曾几何时,“贝贝杯”、“萌芽杯”和“苗苗杯”三大青少年赛事如火如荼,全国喜欢踢球的孩子在每个周末都会迎来节日。2001年,已连续举办18届的“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突然停办,娃娃性质的三大杯赛全部寿终正寝。

  “那个时候,孩子们一年最多能参加40多场足球比赛,从区里打到市里,再从市里打到全国。虽然最后拿了冠军最多奖励一个小小的奖牌,但对于那些怀着足球梦想的孩子们来说,却是梦开始的地方……”林耀清追忆往昔,当年他在办青少年俱乐部时,就坚持让队员多打比赛,“除了周末打比赛,一年里肯定要走出上海打两次比赛,一名学生可以带一位家长,家长的费用免单。只有高水平比赛,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真正提高孩子们的技术能力。”

  踢球没有压力

  不可否认,中国足球的根还是在校园,在青少年。“足球的基础必须在学校,否则现在能有多少家长肯让自己的独生子女离开学校走职业球员这个独木桥?”林耀清说,“青少年是"根",联赛是"本",只有把校园足球规范化,中国足球才能迎来真正的振兴。”

  然而,经验丰富的林耀清对刚推行一年的校园足球有话要说。“校园足球现在是推开了,可有校长竟然说,如果要在学校里搞足球,他就不当校长了。”林耀清建议,校园足球的布点还是要从政策上进行鼓励,“5、3、2,就是一个区县最好是5所校园足球重点小学,3所重点初中,2所重点高中。只有确保读书和踢球起码有一样是成功的,家长才能把孩子送来踢球。”

  “我觉得,校园足球首先不能收费太高,其实孩子的训练没有压力是很开心的事,然后打比赛的时候能把学生、家长、学校、教练、领导和社会六个环节融和起来,这才算是进入良性的循环”,林耀清充满期待地表示。

  链接

  今年80岁的林耀清,是上世纪50年代华东足球队、上海足球队的左边锋。当年他在赛场上屡建奇功,被球迷誉为 “无锡李惠堂”。1959年底,挂靴不久的林耀清被分配到静安区少体校当足球教练,至今他和“娃娃”打了整整50年的交道。

  为了挖掘绿茵好苗,林耀清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与小队员一起训练。每到暑假和寒假,他还会和踢球的孩子同吃同住。林耀清多年来为国家队、上海队和八一队等输送了几十名优秀队员。他最得意弟子,是率领申花首夺甲A联赛冠军的徐根宝。当年酷爱踢球的徐根宝,竟阴差阳错被静安区少体校选进了排球队。正是林耀清慧眼识才,徐根宝这才踏上足球道路。

  此外,林耀清还培养出了郑彦、祁宏等一批国脚。刘军、谢晖、李彦包括上海东亚队的王佳玉、柏家骏等人,也曾受过他的辅导。因甘于清苦坚持在基层工作,上海球迷把当了50年“孩子王”的林耀清尊称为“上海足球青训教父”。他对青少年足球训练注重孩子兴趣、注重人品培育的足球思想,对好几代上海足球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张建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