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斯诺克进行了三天,9名参赛的中国选手中,只有丁俊晖一人进入了第二轮。
自2005年丁俊晖横空出世以来,球迷们都期盼着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丁”出现,但几年过去了,如今仍然只有丁俊晖一人在苦苦支撑着中国斯诺克运动的一小块地盘。
现状
我们离“中坚力量”
还有很远
“我觉得中国的斯诺克现在发展得比较好,他们给年轻人机会、给球员激励,这些都做得非常成功。”世界斯诺克主席赫恩说,“我相信这将是世界斯诺克新时代的开始,而中国将是这个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而事实上,我们距离“中坚力量”还有很远的距离。
缺少了奥沙利文和希金斯的上海大师赛,总让人感觉别扭,因为在球员入场时,你再也听不到球迷们“Come on Ronnie!Come on John!”的加油声。
在没有丁俊晖参加的比赛中,现场观众从没有超过200人,只有丁俊晖出场时,才让人意识到这是一项世界最高水准的斯诺克赛事。
丁俊晖成了上海大师赛的救命稻草,同时也是中国斯诺克在第二轮的唯一代表。6名外卡球员中,田鹏飞、肉孜买买提、李行、李岩在外卡赛就被淘汰了;金龙、梅希文虽然与丁俊晖、梁文博、傅家俊一起参加了第一轮,然而,仅过了第一轮,就只剩下了丁俊晖一人。
“想打出来非常困难,丁俊晖是排名前16的球员,种子选手会有自己的优势。外卡球员很珍惜机会,但往往越想打好越打不好。”丁俊晖的教练蔡剑忠说。
事实上,现在斯诺克主要就是英国球员挑大梁,外国球员能够与英国球员一争高下的,也只有丁俊晖、罗宾逊等寥寥几个。
而在中国选手中,尽管梁文博、田鹏飞、肖国栋都曾偶露峥嵘,但这些年来能够保持稳定状态的中国选手,也只有丁俊晖一人。
困境
资金成瓶颈
参赛机会少
“这些年,中国选手都在提升能力,梁文博就是丁俊晖之后才打出来的。”蔡剑忠说,“但要想真正与英国球员抗衡,需要一些时间,5年还远远不够。”
丁俊晖成名后,中国球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为什么现在还是丁俊晖一个人在撑台面?究其原因,蔡剑忠认为主要来自三方面:经费、参赛机会、氛围。
据这次被淘汰的中国选手所言,他们平常打的球桌就跟大赛的球桌不一样,达不到世界大赛球桌的水准。虽然中国选手进步很快,但硬件距离世界水准还有很远。
“他们参加的世界大赛还是很少,你想想看,现在国内的排名赛就两站,一个是中国公开赛、一个上海大师赛。就算一共16个外卡名额都给中国选手,平均一个人也仅有一次机会,何况大部分情况下中国球员只能得到8到12个外卡。”蔡剑忠认为,参赛机会少是制约中国选手的原因之一,“不与世界高手多交手,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弱点。国内也有不少‘精英赛’,但这种比赛高水平选手是否尽力也是个问题。”
包括肖国栋在内的一些选手,常年都在英国训练,经费也是大问题,一年下来要10多万人民币。“有些球员能够得到赞助,去国外练球,但赞助商都是要回报的,一旦一两年不出成绩,赞助商就撤了。而提高斯诺克水平,本身就需要长期培养。”蔡剑忠说。
蔡剑忠认为,相对之下,在同一个水平起步,中国球员要比英国球员进步普遍慢一些。“主要还是氛围,英国选手从小都是在那种氛围下成长,常年跟成名球手较量,中国的斯诺克氛围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差距是自然的。”
未来
培养年轻人
从海外基地做起
2008/2009赛季,中国斯诺克海外球员基地在谢菲尔德成立。
“海外基地就是为了加强海外球员的管理,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这是台球项目的第一个海外训练基地。”总局小球中心主任张小宁说。
丁俊晖依靠家庭的力量打了出来,以他为效应带动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现在,领导阶层也开始重视这个项目。
从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小宁频频出席斯诺克活动就能看出,提升斯诺克水平已被高层认可。事实上,2008年已经成立了国家队。
但培养年轻球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好在现在年轻人比以往参赛的机会多了很多。
“现在国内一年举办了好几站青少年比赛,帮助青少年的成长,而成年的巡回赛更是火爆啊。像肉孜买买提、李岩都是从巡回赛中打上来的。”蔡剑忠认为,中国的斯诺克水平还是在稳步进步的,同时强调了要想达到丁俊晖的水平,还需要一个过程。
球迷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第二个丁俊晖。“要达到丁俊晖这个水平很难,但并非不可能,毕竟可以通过训练练出来,但要达到丁俊晖对台球做出的贡献,就比较有难度了。”蔡剑忠说。
“丁俊晖效应”曾经让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一票难求,但如今丁俊晖效应在票房上已经过期。中国的斯诺克,需要更多的丁俊晖来再一次拉动。
本组稿件均由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武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