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足校 金钱当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国脚资格都可以被拿出来卖的时候,在各个年龄段的足球体系中显然也已经不干净。原本盛行的体校制改为足球学校,一些原本的吃公粮的人开始在商人和经纪人的身份之间转换,利益很多基层足球的首要。
也难怪有人说,在中国,永远不可能有罗纳尔多,因为他早已被埋没在贫民窟里,中国足球青少年匮乏的最大原因不是球技,而是“利益、关系、金钱”充斥的多少。 本报记者 陈敏
不进贡无机会
梯队的小球员是每个俱乐部赖以继续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又都是活在中国足球最底层的一批人,他们每向上前进一步,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一定的实力作为保障之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关键的时候需要被“提携”一把,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顺利。老王曾经是一位沪上某顶级联赛球队的梯队教练,随着这几年沪上足球的变迁,他已经离开足球圈,不过提起这个圈子还是多少有些感叹。
“进入一线队的还好一点,最难受的是梯队的那些小孩,他们既然去练球,就都想吃足球这碗饭,在梯队这个时期是最关键的,一步走不好可能要牵扯到一辈子的事情,他们不像那些这些已经进了一线队的球员好赖算是能混到碗饭吃了,他们的头等大事是进一线队或成为俱乐部的重点培养对象。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孩儿,做父母的能眼瞅着别人家的孩子一步登天而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吗,就因为这样,许多孩子的家长都像疯子一样,不顾一切向孩子身上投资。”老王介绍,所谓的“投资”,显然就是在学费之外额外的花费,这些花费比学费显然要多得多。“比如有推荐到一队的机会或者是参加某个比赛露脸的机会,大家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家长最忙了。平时是香烟、老酒,这些也已经正常化了;关键时候,还是要送真金白银的。有的时候一些家长还来求我,但这个也真的不是我们梯队教练能够决定的,真正能够决定的是一线队的管理人员。”
“门槛费”、“进贡”,在青少年培养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点滴的烟酒到一些其他好处,有了这些小动作,才能在队中找到位置。而根据每个球队“潜规则”的不同,价码自然也就不同。因为只是梯队的助理教练,所以老王并没有真正接触到这些“核心机密”:“我听说这个价码是十万,除非是真正好的球员,否则没有这些钱一般人恐怕很难出头。”
这个十万,还是三年前的行情。
车牌迷惑教练
钱、权,一些基层教练往往对于这两者没有防御能力,不过对于前者是爱,对于后者则是敬畏和利用。“一个赛季下来你可以发现,我们的一线队中的大名单中,有些人从来没有上场,甚至连18人名单都基本上没戏,也就是赛季前的一些无关痛痒的热身赛上去意思意思。”老王说,这些球员的能力本来应该属于淘汰之列,但是由于某种“裙带关系”,这些球员照样占据了一线队的名额。“这些球员当中,有些可能是富二代,有些是官二代。你看有些小孩子是喜欢足球,但是经济压力大;那些家里有关系的小鬼倒是真正的‘享受足球’,本来身体条件不好,训练的态度也一般,人家家里有关系要安排上场比赛,我们还骂不得打不得。”
老王讲了以前所在球队的一个笑话,有一个小球员来报到的时候,从一部车上下来,正好被他们另一个教练看到了。他一看车牌,觉得很有来头,这个教练那段时间经常在同事当中问“这个车牌是不是xx机关的?”。随后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位教练对于这个小球员态度很好,有各种比赛都会给他出场机会。几个月后,他找到这个球员:“小孙啊,我有这么个事情,你看是不是请你家里人帮帮忙?”小孙当时莫名其妙,“我家没有这个关系啊!”这位教练继续:“上次送你来的那个车……?”小孙立刻就明白了,“……那个是我的朋友,他借他舅舅的车来开,他舅舅是个驾驶员。”
结果不难想象,这个小孙很快没了位置,而这个故事还是成为了队内的笑话。
百万直通国足?
自从国脚名额的“价码”被媒体曝光之后,在球迷当中有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有人戏言:付费和实力成反比,像我这样不会踢球的,是不是给个50万,就能做国脚了?老王听到这种说法,微微一笑,“要不是有这次扫黑打假的事情,说不定这个笑话就成真了。”
老王曾经参与执教的梯队,年龄在2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往往缺乏外界的关注,因此各种“潜规则”则更加猖狂。“不要说成年球员希望在国家队镀金,那些年纪小的也是差不多。成年的有国家队,下面的有国奥队、国青队和国少队,年龄越小,你们媒体的关注越少,那么猫腻就根本没人管。”
老王有一个原则,只收烟酒,不收现金,因此相对而言和球员及其家人的关系还算融洽。“这些家人也不容易,他们经常在那儿诉苦,说自己为了孩子已经花了多少多少的钱。但他们还是想去国字号镀金,总是到处打听哪儿可以托到关系。”老王叹了口气,“真的如此靠关系进了国少国青又怎么样,有个家长在那儿抱怨——‘那个比赛我们不能上场,只是因为只送了三万,而人家送了五万。’”
老王离开这个圈子已经两三年了,而这两三年中,中国青年足球的成绩也每况愈下,甚至已经不能参加世青赛。“我也是搞青少年足球的,抽点烟喝点酒,我已经觉得差不多了,没想到一些人那么贪心……我喜欢巴西队,你说那什么罗纳尔多、里瓦尔多这些穷孩子要是在中国,还踢个球啊!”
利益分配畸形化
职业化,对于足球这个行业而言似乎就像企业被IPO了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钱来了”。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真正受到恩惠的则是一些一线队的教练和球员。然而职业队的一线队仅仅是整个足球体系的终端,在其背后则是长达10年的球员成熟过程,在职业化的进程中,基层的足球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实惠,而他们对于利益的渴望于是转到了小球员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自从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培养的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实行的是体校制度,体校老师亲自到各地去寻找有天赋的苗子;但现在则实行的是足校制度,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足校变成了只认钱不认人的赚钱机器,很多有天赋但却因为囊中羞涩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接触足球的机会。
老王介绍说,基层教练员工资标准不等,少的也有一千来块的,多的也有三千四千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些对于教练而言显然是很大的生活压力。“过去体校老师挣的就是那么多的工资,要想有点业绩必须要带出一帮出成绩的孩子,但现在不一样了,足校教练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能多挣点,有点良心地好好教一教,没有良心的就在那里混。家长能知道什么,他们能干的就是争取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这块儿腐败的事情太多了,不是现在过去就有了,健力宝队去巴西那次,多少人打破头要进这个队,最后进队的那些球员是光凭实力吗,后来证明有多少人通过选拔球员的事情拿了钱的。就包括现在很多球队的队员,他们在小的时候也不完全就靠实力打出来的,要进一线队,必须要有关系和金钱,这两样不能少。” (摘自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