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独树一帜的选材方法为众多穷人家的孩子提供了继续踢球的机会,也让火车头成为了中国足坛的一朵奇葩。
可以说,当时能够进入到火车头踢球,是天津众多小球员心中最大的梦想。超高的成材率固然吸引众人,火车头俱乐部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也是极具人情味。伙食问题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面,那时一些足球学校的伙食费大多对外宣称一个月500元,但那些私人投资方为了从球员身上赚取更多的钱,往往就会在伙食上偷工减料,有的甚至一个月会克扣下一半之多,这种状态下球员们的一日三餐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许多足球学校就与家长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周末伙食质量迅速蹿升,其余时间则马马虎虎,目的就是遮住家长的眼睛。 与那些黑心足校相比,火车头俱乐部随时欢迎家长观看球员的训练、学习和就餐,因为他们保证球员每天的中餐和晚餐伙食标准在25元的水准。每天由队长分发饭票,球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到餐厅自由选择,鱼香鸡丝、孜然羊肉、红烧肉等众多菜肴均是现点现做。甚至当时在市场上还较为稀有的牛蛙,在火车头的餐厅内也已经属于家常便饭,甲鱼也是经常被端上餐桌。这些都令当时与火车头同在一片屋檐下生活的泰达青年队艳羡不已。每当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使得球员在训练后几无食欲,这时教练员就会亲自去市场采购,为球员炖乌鸡汤滋补。伙食有了保证,球员们的身体发育就减少了人为因素。这样的伙食标准放到现如今,恐怕有的中超球队都难以企及,深圳队不还是经常拿酱菜来对付球员吗?
除去伙食丰盛,火车头俱乐部在当时还为已经退役和未能进入职业队的球员提供就业的机会。借助于自身属于铁路系统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俱乐部会根据个人意愿,安排工作。一些退役球员想从事教练工作的,俱乐部会安排其定期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教练员培训班,待到个人能力得到一定积累时,就会将其安排到经验丰富的教练身边担当助手,为日后独立执教积蓄能量,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一些最终未能踏上职业赛场的球员,俱乐部会安排他们进入到铁路系统下属的单位上班,提供一份有所保障的工作,为今后的生活消除后顾之忧。如今在火车头的大本营——铁路第一招待所,无论是宾馆的服务员,还是食堂的采购人员,抑或球队主场的维护人员,其中有很多都是之前效力于火车头各梯队,但最终未能踢上职业联赛的球员。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