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全民健身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县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高度重视,创新方法,搭建平台,狠抓落实,在全县百万人民中掀起了学《条例》、抓健身的热潮。通过政府引领、协会组织、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开展。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学生村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创造出了让大学生村干部熟悉农村、组织农民、扎根基层、引领农民健身、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这一争先创优之举,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明确切入点
1.领导重视抓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尤其是全民健身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了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县政府于2010年3月出台了《关于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将贯彻落实《条例》列入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将全民健身工作写入工作报告,纳入各级领导责任目标管理内容,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签订了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2.明确目标促发展。以加大《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为目标,将重点逐步转移到乡镇、社区,使全民健身活动惠及更多的城乡居民,围绕重大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并优化保障措施,落实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相关责任。通过积极争取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特别是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学校场馆向公众开放补助经费等列入县财政预算,增强财政支持力度,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目前已完成县级“四个一”工程建设和“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将结合“校安工程”和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做好校园体育设施改善工程建设。
二、全民参与,形成氛围,打造闪光点
一是坚持全民参与抓健身。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民健身,必须坚持全民参与。我县以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为重点,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学校的聚焦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强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推进《全民健身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在全县上下,从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到处可以看到健身的人群,全民健身运动深入人心,形成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二是狠抓软硬件建设见实效。涟水是革命老区,人民勤劳勇敢,崇尚健康幸福。我县立足地方实际,以体育总会为龙头,以各种协会为阵地,构建面向大众的、具有涟水特色的、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目前,全县成立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20个体育协会。在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中,我们狠抓体育健身队伍培育,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城市达40%以上,农村达30%以上,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名(其中大学生村官指导员150名),在全县范围内增加健身路径80套、篮球场地150块、健身网点360个。城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闲暇时,积极投身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涨,氛围日益深厚,已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切实地保证了《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
三、健全组织,强化机制,磨合衔接点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在已完成“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并充实县“万村体育健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全县面上健身工作;下设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督查工作;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序时进度,强化工作督查,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组织认真抓好各项落实推进工作,由此形成了“面上协调点上抓,纵向到底横到边”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召开各乡镇、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全县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分解到具体乡镇、村。并通过悬挂过街横幅、电台流动字幕、报纸专刊报道、定期编辑板报、开通镇村广播、印发宣传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确保“眼可见、耳可听、行可做、口可评”, 改变了农民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习惯,提高了广大干群对《全民健身条例》的认识,激发了参与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科学规划建设。坚持“两个”结合,即把体育健身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相结合,把体育健身工程与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点相结合,具体就是将已建成的王嘴、义兴、嵇陆等14个新农村示范村改造升格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一类标准村;对基础条件较差、暂时无法一步实施到位的村,采取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在农民集中居住规划点先建成一片水泥篮球场和一间乒乓球房,保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规划切实可行。
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规范管理,丰富活动,使“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积极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先由各乡镇体育中心组织,向群众推荐一些健康有益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在村与村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表演、示范宣传、展示推广活动,逐步使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经常化、多样化,切实让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成为惠泽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亮点工程。
四、搭建平台,争创品牌,找准着力点
1.创新载体。农民体育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对文体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大学生村官作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发展农村体育为其融入农村、服务农民、干事创业、锻炼能力、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市、县组织部门和主管局指导下,我县以实施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为突破口,搭建平台,发挥大学生村官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让他们在指导和带动农民科学健身、丰富农村业余文体生活、建设和谐新农村大显身手,成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又一重要抓手。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将其列入农村基层党建和大学生村官任职考核内容;各乡镇成立文体站,各村成立农民体育俱乐部,大学生村官兼任俱乐部负责人,成为身体力行《全民健身条例》的实践者、广大农民群众健身的带头人,带头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2.丰富内容。全民健身普及的重点在农民难点也在农民。以大学生村官为主导,各行政村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牵头成立一个农民体育俱乐部、发放一套体育实用手册、举办一届农民运动会、组织一次健身展示、普及一套农民健身操、举办一次科学健身知识讲座。目前,全县已经有20多个村举办了农民运动会,率先举办运动会的嵇陆村,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的体育健身氛围,“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农民农闲时开始习惯离开牌场走向运动场,健身运动成为农民群众的业余健康爱好和文明生活方式。
3.提供支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体育基本常识、活动组织环节、太极拳、秧歌等集中培训,合格者发给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组织专家和大学生村官进行深入调研,编排了一套源于生产劳动、贴近生活、简单易学,又遵循体育锻炼原则的农民健身操。在此基础上,抓好体育健身器材配备,做到“四有”,即有一块篮球场地、一套健身器材、一间讲座教室、一套适用教材。
我县扎实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成效逐步突显,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江苏考察大学生村官工作时,对我县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大学生村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为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经受锻炼和考验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新农村建设和基层一线培养人才提供了舞台,已成为我县群众体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品牌。我县先后成功承办了“江苏淮安体育与农村发展论坛全国现场会暨首届涟水嵇陆中心村农民运动会”、全国乒乓球邀请赛、江苏省大学生篮球赛、市教育局长杯乒乓球比赛、市国税系统田径比赛、市国税系统篮球比赛、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职工篮球赛、妇女运动会、职工广播操比赛等20余项体育赛事,平均每16天就有一项;大学生村官有56人次因实绩突出获得市县表彰,11人走上村“两委”正式岗位,选拔31人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32人兼任乡镇村建设规划指导员,1人通过公开选拔担任团县委副书记;我县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淮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体育局授予淮安市大学生村干部科学健身培训“优秀组织奖”、“大学生科学健身展示运动会一等奖”。
我县虽然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要求、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作为新的起点,不断完善组织领导,大力加强体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努力向先进单位学习,深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体育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条例》在我县全面实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让全民健身活动在涟水这片快速发展的红色热土上如火如荼开展,促进广大城乡群众体育健身普遍化、生活化、科学化、个性化,长效坚持达到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激励广大干群奋发图强的目的,有力地促进大县崛起,造福老区百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