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黄希扬、吴庆、王锴和赵和靖,却有着格外不同的心情。这几个互相调侃着“都成下岗职工了”的家伙,竭力让自己显得轻松一些,一边和球队管理员打闹着,“该发给我的衣服还是要给哈”,一边和负责洗衣的王姐半开玩笑的道别,“你以后洗不到我们的衣服了哟”,但每个人的脸上,偶尔都会闪过一丝伤感与愤懑。
走到训练场边,气氛有些尴尬。迎面走过来的队友、教练和球队工作人员,彼此都不知如何开口,呵呵一笑,闲扯几句。一名挂牌球员向记者要了一支香烟,躲到角落里狠抽几口,以往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这样的情形完全无法想象。“太憋屈了,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俱乐部“年轻化”的官方说法,在这些被挂牌的球员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年轻?我们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八九岁,多数是二十五六岁,世界上哪支职业球队是这样年轻化的?遇到问题还会说是为年轻买单,这样的球队还需要年轻化吗?”
“上面有哪个人可以站出来说一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能不能找个像样的理由。我们不喊什么为重庆足球拼搏的大口号,就算是为自己养家糊口,我们该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摇头、叹气、悲凉、愤懑……类似的情绪在训练场边蔓延,但他们更像是看客,目光呆滞的注视眼前的一切。现在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这几乎是所有重庆籍球员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黄希扬和赵和靖可能还比较好找下家,而且联系得也差不多了,但其他的球员呢?吴庆年龄也不小了,王锴也错失了巅峰时期出去锻炼的机会,他们的未来怎么办?”一位球队人士不无悲哀的表示。
“我们几个,说个人能力,在中超只能算一般,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作为一个整体,大家在一起踢球这么久,彼此之间也有了默契,甚至一个眼神就知道该怎么传球,怎么跑位,作为一个团队在场上还是有战斗力,但拆开之后,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这支队里踢了这么多年球,现在是真的迷茫了,不知道自己图的是啥子?”一名被挂牌的球员说完这席话,长叹一口气…… 本报记者 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