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中超热点

健力宝一代的青春何处安放? 李金羽引发怀旧风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2011年01月02日21:10

  赵本山说:“人生就好比一架飞机,不在于飞多高多远,关键是能平稳着陆。 ”然而事实上,有很多的人,他们曾飞得高远,也摔得惨烈。

  近日,关于健力宝球员李金羽退役的消息,引发了中国球迷的怀旧风。李金羽就此退役,那么活跃在中国顶级联赛最前台的,将只有刚刚从K联赛回归到中超的李玮峰和随恒大升入中超的郑智,这似乎宣告了健力宝一代中最显赫的一批人,在中国足球圈的淡出过程已近尾声。中国健力宝少年队,这个曾经中国足球的“金字招牌”,就这样被从记忆的深处翻找出来。健力宝,属于一个特定时代的中国球迷的专属记忆,有着与中国足球一样跌宕起伏,他们在联赛最火爆的年岁里挺身而出,扮演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在喧闹过后归于平庸,这样的行进曲线,与中国足球如此贴合。想当年,“四小天鹅”少年得志,飞上云天;几载后,昔日翩翩少年上演“伤仲永”,泯然众人。他们的足球生涯因为特殊的机遇而飞得很高很远,但却难得平稳的降落和最终的圆满。曾经的健力宝一代,青春在何处安放?在山花烂漫时,在庸庸碌碌间,在夕阳西下里……

  他们生在最好的年代

  1993年,中国足协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冲击2000年奥运会,分两次一共选拔了29名小球员,在朱广沪等人的带领下前往巴西留学。由于这笔费用由健力宝公司出钱赞助,因他们被冠名为健力宝青年队,因此这批人又被球迷称之为健力宝一代。而这29名队员,也因为这支球队,改写了足球生涯的轨迹。

  健力宝队,很像他们的赞助商健力宝。曾几何时,健力宝是稀有资源,拿现在的词汇来说,有些小资,有些奢侈。而现在的健力宝,早已不见踪迹,成了一个传说。

  1997年为了备战世界杯预选赛,足协将健力宝队提前召回,李铁、李金羽、隋东亮、张效瑞入选国家队,被球迷亲切地称为“四小天鹅”,就此,健力宝一代正式走上中国足球的前台。李铁的勤勉、李金羽的灵气、张效瑞的技术、隋东亮的调度,为球迷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因此让球迷对健力宝一代寄予了厚望。 2001年,中国男足史无前例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四小天鹅”和李玮峰声名鹊起。

  但也是最坏的年代

  经过世青赛、大学生运动会的洗礼后,健力宝队在1998年正式回国解散,球员回归俱乐部。如今回顾那个年月,正是式中国足球最火爆的时间段,但同时也是假赌黑渗透中国足球的开始。健力宝球员回到各个俱乐部,纷纷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在巴西留学时,为了能吃上一顿饺子就玩命比赛的孩子,突然成为了命运的宠儿,名誉和金钱的满足,让他们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联赛染缸的熏陶下,在职业联赛的考验下,健力宝一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拿“四小天鹅”来说,四人当中,李金羽算是一路走得顺风顺水,三次穿上联赛金靴;李铁在远走英伦之后,因伤病等原因,一度无球可踢,如今在成都谢菲联这样的保级球队里,心随着球队的成绩七上八下;而伤病不断的张效瑞和肚腩越来越大的隋东亮,则在入选国家队随后的三四年后,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难得在顶级联赛立足,更别提为国家队冲锋陷阵,最后两人早早退役。当然,也有后来居上者,第二批赴巴西的李玮峰开始崭露头角,多年来一直是国足的一道铜墙铁壁。

  但不管各自命运如何,健力宝一代没有如球迷所希望的那样,完成对中国足球的救赎,相反的,健力宝一代的大部分在沉沦了,随着中国足球的整体一起沉沦了。其实,健力宝一代,生在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他们的幸运在于,能恰逢这样一支球队给他们带来一个高起点,让他们轻易飞上云天;他们的不幸在于,他们回归在中国足球最浮躁和堕落的年景里,安乐中警觉不到忧患。

  那些随处安放的青春

  如今拿出健力宝29人的大名单,很多名字显得那么陌生。而综合起来不难看出,健力宝一代尽管每个人境遇不同,但多数人在结束了那段单纯干净的留学之路后,在职业联赛的洗礼下,迅速陨落。

  2000年,23岁的韩涛还未来得及在联赛中表现,就因为腰伤退役,成为健力宝一代中最早离开赛场的一个。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健力宝回归中国足球后的不幸开始,陆续有球员在二十多岁的当打之年退役。 2001年,杨晓平因为受困于转会官司选择了退役;2002年,陈文奎因为跟腱受伤退役……1998年结束留学回到国内,到2005年职业联赛开始走下坡路,短短7年时间里,就有韩涛、杨晓平、陈文奎、王磊、鲍文杰、常卫巍、郑义、刘林八名健力宝球员退役,而当时,他们的年龄多数在二十七八的当打之年。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早早地发育,迅速地凋零,足球的青春终结在原本该山花烂漫的春天里。

  到了2007年,健力宝一代纷纷踏进30岁的门槛,进入了职业生涯的衰落期,马永康、邱忠辉等人,在这个职业联赛开始被唾弃的时间段,选择了挂靴退役。虽然在联赛中,他们都在各队中尚算有所作为,但始终没能大红大紫,更不要提成为中国足球的栋梁之才。他们的足球青春一路乏善可陈,最终也消逝在庸庸碌碌的温吞里。

  2007年,能在中超立足的健力宝一代,只剩九人,而作为球队绝对主力的,也只有李金羽、陶伟、李玮峰而已。他们是健力宝中堪称历久弥坚的典范,虽然,争议一直围绕着他们,比如李金羽的遇强不强,李玮峰的球霸道人更霸道。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健力宝铭牌最后的守护者,他们是健力宝一代中,难得的落得其所的几个,在该意气风发的时候意气风发,也在夕阳西下时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如果说健力宝一代的成员,各有各的天命所归,那么如果要给即将告别的健力宝一代的生涯做一个最终陈述,恐怕很难安插上一个褒义词。

  2002年世界杯是他们当中个别人唯一值得书写的辉煌。冲击2000年奥运会的任务,那原本是他们那一代人注定的使命,但他们埋怨完成这个原本必须完成的任务。接下去,世界杯、亚洲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只有给球迷奉上的一次次闹心,也因此落下一次次的埋怨。四小天鹅一只只坠落凡间成了丑小鸭,一个个镶金的少年变成平庸男人,这是他们的不幸,却也似他们的宿命。

  诚然,健力宝一代承载着国人的热望,而实际上,健力宝模式不过是一种赌徒心态趋势下的扭曲模式,选拔二十几名少年从小在国外优秀的足球环境下培训,搭上人力物力,几年之后就必然成为一支优秀的国家队吗?这显然与足球发达国家的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理念相悖,也注定着这样的模式无法取得长久的成功。

  从乍一回归中国足球时的自命不凡,到日后成为球迷的众矢之的,套用当下一句流行的话,健力宝一代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或许他们最大贡献,在于中国足球可以从17年前的这场豪赌里参透些什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大的足球王朝亦是如此。

  健力宝一代足球生涯一览

  刘林:2004年,因为膝伤整个赛季没有上场比赛,无奈退役。退役后的刘林代表武汉体育学院征战过城市联赛。

  常卫巍:2003年,在家乡球队武汉队退役。

  姚立:曾为青岛征战,2005年加盟了新加坡的新麒麟队,但短短一年之后退役。

  张然:健力宝队队副一直在联赛中不太如意,2007年转会至厦门蓝狮队,随着厦门队的降级选择退役。

  韩涛:没有在球场上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就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杨晓平:因转会官司,2001年退役。

  陈文奎:2002年因伤退役。

  李金羽:经历过健力宝的辉煌,也经历过辽小虎的辉煌,还有法甲的经历,后三度成为中国联赛最佳射手,传闻即将退役。

  李玮锋:去年初赴韩国K联赛踢球,近日签约浙江绿城。

  隋东亮:2009赛季国安夺冠后退役。

  李铁:在英超无球可踢后回归,如今在中甲效力。

  张效瑞:巴西归来后一直为天津泰达效力至2004年,其中只有在2001年被租借到德乙的亚琛队。2005年张效瑞加盟上海中邦,2007年随着申花和联城合并成为申花球员。2008年张效瑞转投乙级球队天津松江成为主教练兼球员,2009年初退役专心当起教练,由于未能率队冲超在2010赛季初被松江解聘。

  黄勇:2008年初被挂牌却无人问津,退役。

  李健:2006年退役。

  邱卫国:2005年退役。

  商毅:2008年退役。

  陶伟:本赛季兼职北京国安助理教练没有出场,球员生涯基本终结。

  邱忠辉:曾效力青岛队,已退役。

  郑斌:1998至2002年一直在武汉踢球,随后两个赛季转会深圳,2005年回归武汉。2008年武汉退出足坛,2009赛季郑斌以租借方式加盟深圳,上赛季效力于湖北绿茵队。

  马永康:曾经为青岛队效力,后随上海七斗星征战中甲,2007年退役。

  郝伟:2007年退役。

  孙治:2005年被力帆清退。

  王文华:上赛季结束后宣布退役。

  刘林:2005年退役。

  常卫巍:2005年退役。

  张永海:2009年退役,之前多年沉寂中甲。

  余顺平:2006年被江苏舜天挂牌,选择退役。

  郑焱:在厦门蓝狮退役。

  王磊:2002年退役。

  鲍文杰:2003年远赴新加坡联赛,但不久后被清退。

  姜涛:2006年底被武汉挂牌,之后退役。

(责任编辑:汀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