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田径项目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开幕。时不我待,对中国田径来说是一个客观而严峻的事实。“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田径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可现在中国田径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卧薪尝胆、奋发图强”,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主任杜兆才对本报记者说。
“目前田径项目的实力,仍离我们所要完成的目标有很大差距。所以2011年是中国田径实力的提升年,要提升到接近完成任务的水平,然后在2012年再上一个台阶。”杜兆才说,围绕这个目标,我们鼓励运动员和教练员一定要打破陈规,走创新之路,加强备战的科技含量,用创新的办法寻求突破和进步。
“实力的提升不只是运动成绩上要有明显的长进,还要在大赛中表现出应有的水平,同时运动员在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方面也要能经得起考验。”而在2011年中国田径面临的首要大赛就是大邱田径世锦赛。“当前的备战也是以世锦赛为节点,抓好冬训、接下来的春训和世锦赛赛前训练。”
对中国田径来说,通过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寻求可持续发展,无疑是长久之计。杜兆才说,田径作为一个基础大项,更加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在这次领导小组会议上各方代表就针对田径的“十二五”规划以及下一个奥运争光十年规划,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的规划有着极为现实的诉求,除了奥运会的备战外,北京已成功申办2015年世锦赛,这对于推进中国田径发展,强化田径作为基础大项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为2015年世锦赛的主办国,中国在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自然要做足文章。“目前我们已经在国内建立了110多个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今年还必须在管理和培训机制上予以理顺。”杜兆才说,在加强运动员人才梯队建设的同时,中国田径也将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强化教练员的梯队建设。
“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一直制约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而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也需要以教练员的水平提高为前提。”杜兆才说,我们正在做一个系统的教练员培训计划,打破传统做法,强化田径专项方面的科研与培训力度,同时也要利用好国际上的资源,对国内教练员进行培训。
“我们要求国内教练员在理论和方法上一定要做到国际前沿化。”杜兆才说,过去我们很多教练闭门造车走了不少弯路,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做好“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一是因为目前国内教练的实力与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有差距,需要请外教直接带运动员,另一方面是为了利用外教促进本土教练的提高。
当然对中国田径来说,不仅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寻求竞技实力的提升和突破,同样需要用创新的思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夯实田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这方面马拉松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去年已经有国内的18个省市区举办了20场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达27.6万多人。我们的下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尽快做到每年50到100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本报记者 葛会忠 实习记者 叶珠峰)
来源: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