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敏
江苏一贯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其发展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日前,就体育产业发展和规划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江苏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召开全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充分体现了江苏对发展体育产业的高度重视。那么江苏对体育产业发展是如何理解和实践的?
曹卫星(以下简称曹):我们理解,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群众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我省牢牢抓住承办十运会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省体育产业已初具规模,逐步建立起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服务贸易、中介咨询、体育彩票六大门类的体育市场体系,体育产业增加值稳步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特别是彩票销售、赛事运作、场馆多元化经营等位居全国前列。但从总体来看,我省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品牌优势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等。可以说,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基于体育产业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将“十二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为: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作规范,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今后五年,我们将抢抓机遇,从江苏经济基础、资源优势、体育特色和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努力在壮大规模、提升总量、构筑品牌、拓宽领域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体育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上迈出新步伐,推动体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江苏下一步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举措是什么?
曹:我省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将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把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具体包括六大发展战略:一是集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城市形态、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三带两圈”(沿江体育产业带、沿海体育产业带、沿大运河体育产业带、环太湖体育产业圈、环洪泽湖生态体育产业圈)的体育格局。二是创新驱动战略。加大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创新力度,不断满足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投资体育产业。优化体育市场环境,积极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三是品牌引领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打造由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队品牌等组成的品牌群。四是市场拓展战略。借鉴国内外体育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培育完善各类体育产品市场要素,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发展新型体育业态,健全体育行业组织,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五是融合发展战略。发挥体育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实现体育与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六是人才兴业战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一批体育产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构筑体育产业人才高地。
记:江苏《实施意见》提出的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扶持政策有哪些?如何依托这些政策发展体育产业?
曹:为进一步落实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当前重点抓好政策的衔接和配套,抓紧修订完善我省体育产业指导目录和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依托上述一系列政策,对我省确定的体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类体育产业项目,提供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体育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体育企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富有活力的体育企业集群,提升我省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立足发展大体育产业,做好体育与旅游、建筑、卫生、文化等行业相结合的文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体育强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