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我试着重新梳理一下逻辑关系。“年轻”似乎是“练兵”的前提,可是为什么要“年轻”呢?是要除旧布新,彻底与前两代国脚划清界限,还是主教练希望一个听话的清净世界呢?
张斌微博>>
我急切地等待着中国队的亚洲杯总结报告,那份报告如果很烂,就啥也别说了。既然“练兵”,咱就渗入到每一个毛孔之中。
忘记了何时在什么地方,听到中国队企图拿亚洲杯练兵。当时,真不知道说些啥才好,怕说多了误伤了那些埋头勤恳工作的足球人。但是暗自里不是太理解这一目标诉求,写过文章间接质疑过中国足协的“锻炼”是对亚洲足球的不端正。其他15支球队可没有人会没有顾忌地说出“拿亚洲杯练兵”,凭什么我们会如此决断。我们不是一直在躲闪着“出线足球”嘛,可是“练兵”一说不就是最为典型的“出线足球”嘛,唯一的借口就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有一个在后面若隐若现的奥运会预选赛。我们根子里是逃不掉“出线”二字的,包括我本人在内。
“练兵”一说,并非没有一点儿道理。首先,中国球员日常有真正对抗有实战价值的比赛就很少,这一点大家不言自明。最近两年联赛好转,但是提升能力仍然不足,仅就东亚而言,国家队水平的差距也就是联赛的落差,日韩中的基本座次,该不会有人反对吧。因此,我们的各级国脚也只有依赖国家队的集训和有限的比赛机会达成所谓的进步。其次,所有的热身赛根本无法与实际大赛相提并论。大赛是有自身的生命和特殊氛围的,哪怕你再酷、再自在,只要开场哨一响,该紧张、该哆嗦照旧。此番,国脚们是有些轻视亚洲杯的,虽然也有九年前参加过世界杯赛的所谓老国脚,可是依然发挥不稳定。那些更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们自然也就愈加打折扣了。从以上两个角度看,“练兵”无罪,甚至合理。
但是,不好就这么轻松结论了,我试着重新梳理一下逻辑关系。“年轻”似乎是“练兵”的前提,可是为什么要“年轻”呢?是要除旧布新,彻底与前两代国脚划清界限,还是主教练希望一个听话的清净世界呢?如果这支貌似年轻的国家队中有三位三十岁以上的国脚,我们还会继续高喊“练兵”吗?一直在争论是不是该让李玮锋式的国脚回到国家队之中,似无定论,原因大家也许知道,也许永远也想不明白。一支国家队的年龄结构必须体现出代际传承,李玮锋也许在人们眼中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但是与之资历和见识不相上下的成熟球员并非绝迹,敞开大门,是眼界和认识问题,也是心胸问题吧。下一次国脚名单再公布的时候,希望这一问题已开始逐步解决了。
其实,争论“练兵”合理性的核心指向,大家都不好意思彻底点明,是不是在用“练兵”为“兵败”寻找明晃晃的借口。这么揣度呕心沥血的国家队似有不公和残酷之嫌,可是中国足球上下要担当得起,第二场的换人合理,但是合情不足,本就缺乏信任的公众与中国足球之间产生新的误会也是极其自然的。国家队没有全力争胜,百口莫辩。高洪波也只有忍了,可惜他毕竟不够练达,发布会上不恰当地提起布冯云云,显得过于急切为己辩解,幽默也就变成了牵强尴尬。高洪波并没有输到家,那些年轻人对他该有感念之心,是他成全了他们的亚洲杯处子秀。可是,这些年轻的国脚们真不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主教练,关键时刻,要相互支撑。
现在回想起来,“练兵”的意义甚是丰富的。一两个年轻人的机会是“练兵”,你高洪波的亚洲杯之旅难道不是“练兵”,此前你也缺课很多啊。中国队整体的大赛运作不算“练兵”吗?全新的保障团队也是第一次面对高压力高光点的赛事。中国足协的领导不也是在“练兵”吗?这可是真有得失的大赛,如何调控如何应对也是需要大智慧。不要将“练兵”的责任都推向高洪波,所有历练期间的各类角色都该有“练兵”之心。我急切地等待着中国队的亚洲杯总结报告,那份报告如果很烂,就啥也别说了。既然“练兵”,咱就渗入到每一个毛孔之中。
作者:张斌
(责任编辑:zhang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