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众科学家南极冰原跑马拉松 比赛中小便需用尿壶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2011年01月31日05:33

  最难的不是极端气候,而是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人类是麦克默多的唯一生物

  大部分参赛者都是科学家

  2009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著名纪录片导演赫尔佐格的作品《在世界尽头相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提名,这部反映南极洲壮美风光的片子,就是以美国的麦克默多南极科考站为大本营拍摄的。

  在“世界的尽头”跑马拉松,当然是个绝佳的创意。但如果你以为在南极跑马拉松,会像大屏幕上看到的画面一样浪漫,那就错了。这里的极端条件会让人发狂,除了人类,麦克默多的冰原上没有任何生物。

  这里甚至没有企鹅,因为它们不会在麦克默多(南纬77度)这样的高纬度地区生活,也无法承受每秒5-10米的大风。此外,赛道的海拔超过了1000米,对参赛者的心肺功能是个极大的挑战。这里的常年温度是零下50℃,但因为现在是南半球的夏天,气温略高一些。所以说,比赛当天零下28℃的气温,已经算最适合比赛的好天气了。

  只有23个参赛选手,足以说明南极马拉松是极其小众的运动了。亲自体验过的选手都认为,最大的难度并非极端气候,而是来一趟太不容易了。麦克默多冰雪马拉松赛的大部分参赛者,都是科考站的工作人员,有像电影《后天》片头那样在冰盖上钻洞取冰芯搞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有空军的运输机飞行员,也有在科考站里兼职洗盘子的生物学家。

  赛事的创始人罗杰·约翰,在科考站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车辆维护。已经69岁的约翰是本次赛事中年纪最大的参赛者,他本来是个美国的房管局公务员,退休后选择去南极发挥余热。“其实,只要来南极,所有人都能为自己在这里找到一份合理的工作。”老头说。

  

  赛前裁判拿着喇叭高喊

  比赛中小便请用尿壶

  比赛也因为参赛者的工作特性别有特色。比赛开始前20分钟,裁判拿着喇叭开始喊:“要上厕所的各位选手请做好准备。在比赛中小便,请用尿壶,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保护大自然。”对付枯燥的办法之一是边跑边听歌,反正在南极跑也不用担心过马路被车撞,但生物学家兼木匠迈克·丹尼的iPod里循环播放的却是鲸的叫声。“在冰架上听这个特别有感觉。”丹尼说。

  当然,大赛也为从其他大陆赶来的参赛者提供服务。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索尔贝罗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骑自行车横穿美国大陆的女性,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加拿大东部骑车抵达墨西哥的人。不过,索尔贝罗到麦克默多的过程比她参加马拉松赛跑还要辛苦:先乘飞机抵达智利,然后坐船抵达南极,再坐飞机到达麦克默多。这可不是免费的。

  麦克默多冰雪马拉松不是南极大陆唯一的马拉松赛,比它更靠近南极点,还有一项叫做南极冰雪马拉松的商业性比赛,包括马拉松和100公里极限挑战赛两部分,每年12月举行。这个比赛光是报名费就能把大部分人吓跑:5天,9900欧元。因此,奖励一个参赛名额,就是一份很大的惊喜了。

  每年圣诞节,麦克默多站会送出一份圣诞礼物。他们在南极点附近组织一个2英里(约3200米)的徒步比赛,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环游世界之旅”,因为环绕南极点,相当于沿着纬线走了一圈,理论上还真是“环游世界”了。环游赛的冠军可以免费参加之后的麦克默多冰雪马拉松,可惜去年的冠军到了南极,因为航班取消,没去成麦克默多科考站。不过他和同时误机的参赛者也没闲着,自己在南极大陆上跑了趟马拉松。

  头

  上是耀眼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冰雪,气温只有零下28℃……在我国东北,找这么一个环境跑冰雪马拉松不是做不到。但要找一块四周没有一棵树,除了风声听不到其他声响的地方跑马拉松,只有在南北极了。

  上周日,第13届麦克默多冰雪马拉松在南极大陆举行。23个选手在冰上跑完了42.195公里,其中还有6个滑雪者。记者 楼栋

  

(责任编辑:王东)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