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搜狐体育评论 > 篮球热评

新华社:“篮球大集”为中国农村体育“破冰”

来源:新华社
2011年02月07日15:32

    新华社记者张钦

    占中国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民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在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冬闲、节日期间尘土飞扬的篮球赛,打碎了农村体育市场的一度沉寂,让赶集的村民们也有了“篮球大集”。

    中国农民的NBA

    在中国西北农村,农民们最热爱的运动之一是篮球,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也少不了NBA和CBA。他们不仅爱看球,还有自己的NBA。

    地处中国内陆贫困地区的宁夏有两个篮球明星村镇:平罗县宝丰镇和西吉县单家集村。这两个村镇都因拥有在当地技艺超群的农民篮球队而成为当地农民的体育中心集镇。

    新兴的“篮球明星村”还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卫市海原县等地不断涌现。海原县苍湾村村民将于2月13日举办第10届农民篮球运动会,这个每年都要迎来数千农村群众观战的比赛,一度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邀请专业篮球队与农民球队切磋技艺,并且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他们不仅有一支能征善战的篮球队,还设计出自己的运动会会徽,自编的运动会会歌则自信地唱道:“踏尽冰雪何处,苍湾是咱回乡的篮球村”。

    20多支篮球队捉对厮杀,引发近千农民围观这场农民自办的NBA。比赛时,观战者甚至爬墙上房,踩坏了李成林家的屋瓦。正忙着筹办今年赛事的李成林告诉记者,去年村里特地赶修了“观战台”。

    西北山区农村的篮球赛因地制宜,有的村里只有一个篮球架,村民就发明了打三人制的淘汰赛。在甘肃省会宁县马岔村,春节期间务工返乡的年轻人将废弃的竹筐加工成简易篮球筐,插在一家农户的场院高墙上,一群人几乎每天都要聚集在一起,打几个小时的三人制篮球赛。

    逐渐脱贫致富的农民中还出现了“追星族”:他们不仅七嘴八舌神侃明星球队,也开始自费奔赴各地观赛。31岁的海原县三河镇农民李鹏福自2006年起就开始了“追星之旅”,为观看CBA比赛曾赴云南、北京等地。与他志趣相投的还有同镇的王志辉等人。王志辉告诉记者,只要银川市举办全国性、甚至区域性的篮球赛事,他们几个就凑钱租车驱驰300多公里看球。

    “体育沙漠”中的“鸀洲”

    天下体育运动百千种,为什么中国农民独独爱上了篮球?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农民与篮球结缘,有历史机缘。以平罗县宝丰镇为例,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镇上由商人、教员和农民组成的宝丰篮球队,就应邀到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打球。

    在农村这个惯常被视为“体育沙漠”的区域,之所以能够生出不少“鸀洲”,还源自人民公社时期播下的种子。当时乡镇变为人民公社、村落变为生产大队,篮球经由这一体系得到普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每逢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农村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篮球赛。

    年过50岁的苍湾农民篮球运动会主持人李成林回忆,“四十多年前,人民公社每逢召集生产大队干部开会,须先组织一场篮球赛热热身”。从那时起,篮球成了包括少年李成林在内的许多孩童最为向往的游戏。“上中学时为能多打一会篮球,我们宁肯饿肚子也不回家吃饭,下午上课时饿得晕乎乎的”。

    与篮球结缘,也与农村的现实条件有关。西吉县万崖村村民黄生贵常年外出务工,回到家中趁着冬闲摩拳擦掌,准备参加村里组织的新春农民篮球赛。他告诉记者:“从小我们就没见过足球、网球长啥样,篮球是农村唯一普及的运动。”

    “农村篮球热说明农村并非体育运动的沙漠,农民群众体育热情暗自涌动,一旦有人出头组织,表面的沉默就会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人潮涌动的欢闹场面,”银川市体育局局长高杨说。

    农民工如何在城市继续“篮球热”

    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每年卷起铺盖,长期到外地打工,仅剩老人和孩子的村落,在宁静之外,还多了几分沉寂。农村篮球赛会不会因此“冷场”?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成林说,农民对篮球的热爱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加高涨。苍湾篮球运动会每年从不乏队伍参赛,“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读大学的‘90后’,人还没有回来,报名参赛的电话就打来了”。

    地方政府也开始注意增加农村体育服务供给,以满足农民的体育休闲需求。中国从2006年开始加大对农村的体育投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宁夏,自治区体育局实施每个行政村修建一个篮球场的工程,仅海原县2010年就修建了近90个水泥硬化的篮球场。对于像苍湾农民篮球运动会一样的比赛,海原县有关部门也给予办赛资金、获奖奖金等扶持。

    紧接着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常年在外的农民工。如何让他们的篮球热在城市继续“发烧”?

    常年在北京务工的甘肃会宁县马岔村人张祥说,他们有时也想打一场篮球,但机会渺茫,不少公共场馆需要花钱,高校内的篮球场也不容易“靠近”。

    “啥时候,外出打工的人打球变得更方便了,打工的人也就感觉城市像个家了,”他说。(完)2011/02/07 15:3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柴森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