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海外球员数量再创新低 中国球员留洋路越走越窄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02月19日17:21

  昨天,国际足联结束了对中国足协的考察。国际足联技术部主任米歇尔对本报记者直言:中国男足缺少重量级的球员,缺少在海外高水平联赛立足的资本。

  从谢育新1987年到荷兰兹瓦鲁俱乐部试训开始,至今中国球员的留洋史已有24年,走出去的球员已有数十人之多。然而这条留洋路对如今的中国球员来说,显得异常艰难。

  新赛季还没开始,曾经作为海归代表的董方卓却为一份新合同在塞尔维亚球队试训,黄博文和白子健则选择了韩国联赛。截至目前,留洋球员已经创造了五年来的最低人数。和韩日球员强势登陆欧洲五大联赛相比,中国球员已经被落下了太多。

  留洋难·

  趋势

  顶级联赛人少 创近五年最低纪录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留洋球员一直是中国足坛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范志毅、孙继海等球员掀起了第一波留洋热潮。

  中国足坛第二波留洋热潮发生在韩日世界杯前后,2001年孙继海以200万英镑转会英甲曼城俱乐部,创造了当时中国球员国际转会的最高身价,一年之后随队升入英超,并成为第一个能够在英超进球的中国球员。

  据本报统计,2006-07赛季共有13名中国球员赴国外顶级联赛效力,在五大联赛踢球的就有6人,其中英超就多达4人,董方卓和孙继海分别代表曼联和曼城征战英超和欧冠,而郑智和李铁则分别在查尔顿和谢菲尔德联队效力。

  然而到了今年,能够在国外顶级联赛踢球的中国球员仅有6人,创造了近五年的最低纪录。除了黄博文之外,重庆力帆小将白子健也已加盟韩国K联赛,其他5人是效力于德甲的蒿俊闵、葡超的王刚和张呈栋以及澳超的张烁。之前作为海外球员代表的董方卓,却只能在塞尔维亚联赛中苦寻饭碗。

  和近邻强敌比 人数少于对手

  2

  0

  中国

  2

  日本

  2

  韩国

  4

  近4年中日韩

  国外顶级联赛

  效力球员人数

  留洋难·

  比较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杯上,日本队最终夺得冠军,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比赛日本队的22人大名单中,“海归”多达10名,韩国队也有6人之多,而中国队却只有蒿俊闵一人而已。从“海归”人数上来看,中国队就输了一大截。

  本报统计了近4年中日韩三国球员在国外顶级联赛效力的情况,韩国队4年间输出到国外顶级联赛的球员多达43人,日本队也有37人,中国队仅为24人,几乎只占到韩国队的一半而已。人才输出少,国家队挑人当然就不像日韩那么游刃有余了。

  留洋难·

  质量

  逐渐边缘化 五大联赛只剩一人

  近4年中日韩在五大联赛效力球员人数

  日本

  韩国

  2007-200

  2008-200

  2009-201

  2010-201

  中国

  赛季

  近年来日韩实力大增,实际上从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数量增长上便可看出。

  2007-08赛季五大联赛中,中国球员仅比日韩少一人,然而近4个赛季的日韩球员都能保持在6人以上。2009-10赛季,五大联赛中居然没有一个中国球员!而本赛季也只有效力于德甲沙尔克04的蒿俊闵在苦苦支撑,但今年在德甲赛场上征战的却有6名日本球员。

  近4个赛季,韩国也有37%的留洋球员来到了五大联赛,日本球员虽然在顶级联赛踢球的总人数少于韩国,但走向五大联赛的比例为43%,中国球员的这一比例仅为23%,远远落后于日韩两国。

  留洋难·

  时间

  短期行为多 缺乏锻炼价值

  中国留洋球员与日韩的差距,不仅体现在人数上,球员经历的差距更是明显。据本报统计,中国留洋球员在海外顶级联赛中平均连续效力时间为1.45年,韩国球员为1.49年,而日本球员则高达1.7年。

  从留洋球员构成比例上来看,日本球员在近4个赛季中能够连续呆在顶级联赛至少3年的,比例占到18.9%,韩国球员也高达11.6%,而中国球员这一比例仅为9.1%,能够连续效力2年的比例也要低于日韩。

  这样看来,中国球员真正的留洋资历和日韩比起来,差距依然明显,没有实力保证长期呆在顶级联赛,更多地徘徊在小球队和低级联赛中,实际上留洋作用并不明显。

  近4年中国留洋球员

  顶级联赛效力时间构成

  3年及以上

  9.1%

  1年

  63.

  2年

  27.

  留洋难·解析

  董方卓的留洋路高开低走,到现在还没有签约球队,这也反映了中国球员留洋的现状

  图/CFP

  球员水平不济 海外赛场难立足

  中国球员之所以难在高水平联赛中站稳脚跟,归根结底还是水平不济。

  昨天,中国登陆英超第一人孙继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比如马明宇去佩鲁贾,他当年在国内可是中场的绝对主力,可到了那边一场比赛都没打过。后来很多球员都面临过这种尴尬。”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认为,中国球员留洋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出去之后与中国足球隔绝了,加上自身实力不足难以获得出场机会,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金汕还表示,他现在很担心刚刚加盟全北现代的黄博文,“我很担心他在那边能不能有自己的位置,中国球员往往在国内风生水起,但是出去之后的确很多人都达不到人家的要求。”

  商业目的过多 导致虚假繁荣

  不能否认,很多欧洲俱乐部引进中国球员,只是看中了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快、市场大,很多外国俱乐部把这当成是一种商业手段,引进一个中国球员可以引起很多中国媒体的关注和连续的报道。在这种商业化的依托下,水平可能就是第二位的了。”金汕对本报记者说。

  在过去十几年的留洋大潮中,英超一度成为中国球员的舞台,但如今却不见了中国球员的身影,这和商业目的不无关系。英国FMMI足球咨询公司分析师伊弗斯说过,过去几年曾有不少英国俱乐部出于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而引进中国球员,就像当年科健模式将李玮锋和李铁带到了英超埃弗顿队一样,但现在这些俱乐部的兴趣在下降。

  “首先想找到英超水准的中国球员很难,即便有像孙继海、郑智这样的人存在,也很难转化为俱乐部的经营收益,也在给中国球员留洋增加了难度。”伊弗斯的话一针见血。

  没平台无人知晓 恶性循环最可怕

  近些年来,中国足球持续走低,不仅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甚至在刚刚结束的卡塔尔亚洲杯上也未能小组出线,中国球员展现给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使得中国球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认可。

  本报记者在和几名国脚级球员交谈时,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每个人都渴望留洋,即便是经历过并不成功的留洋经历、目前回国的人,也在内心盘算着日后继续出国的事情。

  “还是想出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中国球员在外面挺难的。我们的平台太少,而且出去之后选择的局限性也比较大。”一名国脚对记者说。

  留洋难·对策

  放下架子 选择低级别联赛

  留洋难,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能够放下架子和高薪争取走出去。

  金汕对记者说,每个球员都渴望到高水平的联赛中去锻炼自己,这样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声誉,“五大联赛甚至是韩国联赛,水平都高于中国。”

  但是他同时表示,留洋之后最关键的是要能经常打上比赛。可是中国的海外球员往往都是将板凳坐穿,与其这样,不如到级别或水平较低一些的俱乐部去,切忌好高骛远。金汕认为,舞台小一点,机会多一点,留洋球员的水平也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多数时候,中国球员留洋很难成为主力,甚至连当个主力替补都很难,金汕表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球员出去之前一定要衡量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和意向球队的实力。“李玮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在自己的声誉处于低谷的时候,到韩国换了环境,最终证明了自己。”

  面对中国球员留洋低潮期,金汕表示,选择留洋之前,球员必须要摆正心态,“留洋还是要量体裁衣,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留洋都是不成功的,球员们出去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本版文/记者 王帆 朱玉婷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