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华 自1995年依靠抢逼围获得冠军后,申花开始了聘请外籍主帅和回归技术流的升级换代改造。彼时的上海球员被认为小桥流水的婉约有余,大江东去的豪迈不足,由此申花开启了人才补充、聘请内援的序幕。
| ||
申花内援七宗最 张玉宁最贵(查看组图) |
申花历史上第一批沪产内援是谁?答案是1997年的卞军、李扣成、李诚铭和霍智宇。当时上海足球一盘棋,分别来自浦东队和宝钢队的他们作为新鲜血液被输入了申花体系。
申花历史上第一个从外省市购买的内援,则是长相俊朗、技术扎实的广东门将区楚良。
申花历史上最成功的内援,从球队成绩来考量,毫无疑问是2003赛季引进的张玉宁。尽管打假扫黑让当年的德比金杯多少有些黯然,但张玉宁当年在阿尔贝茨、佩特科维奇和马丁内斯的炮弹支持下,让沪上球迷领略到传统中锋的踢法和魅力。
一将功成万骨枯,张玉宁在上海滩闪亮的背后,是申花不断引进东北前锋,尝试改造申花偏软球风、嫁接北方球员硬朗作风终获成功这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进程。
2000年,申花引进的高中锋庞利虽然综合实力不足,但在老彼德的知人善用下,依旧发挥了超级替补的作用。2001年,“后浪”曲圣卿加盟,“前浪”庞利走人,头顶甲A足球先生和最佳射手光环的曲圣卿,以其泼辣勇猛的球风迅速赢得上海球迷认可。
令人感觉遗憾的是,不少申花费心引进的内援虽然实力不俗,但终因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教练战术的要求,始终未能发挥他们的真正实力。闵劲、张晨和陈涛等人,在离开上海滩之前,也未能展现自身最闪光的一面。更令人感觉遗憾的是,王硕、霍日宁、崔肖佳、贾文鹏、朱慧谦和徐洋等实力不足的匆匆过客,显然离一名成功的内援差之千里。
在所有内援中,笔者最为肖战波扼腕。如果没有诡异和意外的“灯泡门”伤到小腿跟腱,这名天赋过人的东北球员完全可以在申花历史上书写更辉煌的一页。2003年,肖战波在虹口的初次亮相堪称惊艳,先打后腰又打拖后中卫的全能表现,让队友们啧啧赞叹。
只是,受伤后急于复出的肖战波反而耽误了时间,随后人们对他的关注更多来自场外的300万元合同,而不是竞技场本身。肖战波的遭遇,其实也是所有申花东北内援命运的缩影:他们天赋异禀,但不够自律;他们能力出色,却无法融入海派足球的整体;他们耗费申花不菲转会费,但离开时确实冷冷清清。
当然,过去的申花人才济济,引进内援主要考虑拾遗补缺、弥补软肋。如今的申花则彻底转型为大面积引进年轻内援的“新星生产线”。冯仁亮、宋博轩和吴曦在去年的不俗表现,起码表明在本土球员流失的背景下,大面积引进年轻内援的全新运营思路,已不再让上海球迷感到任何不妥和意外。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