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辽沈晚报:运动员需注意饮食 多见大肉少见大鱼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1年02月25日10:12

  运动员的日常消耗大于常人,上量训练后的营养补充至关重要。那么,运动员究竟吃什么?他(她)们的伙食到底怎么样呢?

  计划经济时代,能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简称大院)当运动员,是件体面事。在那个吃顿饺子当过年、父母给煮个荷包蛋,上学都能跟同学吹一通的年代,大院选手的伙食标准居然能达到每天一块五,鱼肉蛋奶一应俱全,一提大院,沈城百姓的共识是:“吃的好! ”

  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吃得饱更要吃得精,吃得有品位,运动员群体也不例外。不过,因为有各种顾及,运动员不能随便到外边吃东西,面对训练场馆外飘香诱人、花样翻新的种种美食,吃腻了大食堂伙食的运动员们背地里直咽口水。

  前辽足的某些球员当运动员时,训练后见俱乐部食堂伙食不对口味,索性呼朋挈友到外边一饱口福。但相当一批经济条件有限的年轻球员只能在食堂吃,口味相对单调的食堂伙食未免让他们牢骚满腹。

  一南方球员转会到北方某俱乐部,随队吃了大半年,居然没沾海鲜荤腥,“都说运动员餐桌上有‘大鱼大肉’,我怎么只看到‘大肉’,没见到‘大鱼’呢?别说,半年前我还真吃过一顿海鲜,还是体育局领导宴请球队,才吃到的! ”

  有家足球俱乐部的伙食待遇更糟糕,餐食配置极不科学。比如,国外球队规定,球员只能喝鲜榨果汁,绝不允许向其提供碳酸饮料,但这家俱乐部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不合理的餐饮状况被媒体曝光后,该俱乐部高层恼羞成怒,极力要挽回面子,强迫四名队内球员当着媒体记者的面作“辩解”,孰料,这场人为的作秀令人笑喷。

  一位在海边长大的球员违心地说道:“俱乐部的伙食太好了,我是吃海鲜长大的,但到了俱乐部后,令我震惊的是,那餐桌上简直就是一个 ‘海鲜的世界’啊! ”

  另一名球员说得更绝,“俱乐部的伙食真是盖了帽了,上顿肉、下顿肉,吃得我现在见肉就迷糊,就恶心呢! ”

  运动员并不“口刁”,吃饱吃好人之常情,口腹之欲实乃天理,并不过分,但运动员们能否吃到“放心菜”?能否享用到属于自己的伙食标准?有时就不免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了。

  在某届国内大型运动会上,组委会内部负责采买的工作人员图便宜,在市场上买回一堆垃圾食品,结果,上百名运动员吃得上吐下泻,有人还食物中毒,住进了医院。

  有支运动队,队员备战全运会伙食标准过百元,但队员普遍反映,吃到嘴里的东西连三十块钱都不值,“我们有时连牛奶都喝不到,所谓的‘牛奶’,是用奶粉兑的! ”

  伙食费由100元降到30元,空出的70元到哪里去了?难怪有人浮想联翩……

  张松 本报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十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