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体操 > 体操动态 > 中国体操“裁判门” > 中国体操“裁判门”动态

中国体操队上下力挺邵斌 邵斌不认罪亚体联默认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3月19日04:47

  “改分门”追踪

  “裁判违规改分”引发的震动之强烈令人始料未及,“三缄其口”之后,当事裁判邵斌终于“现身说法”,道出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此同时,中国体操队上下也纷纷站出来力挺这位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裁判。事件的真相如何,在各方说法中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邵斌回应——保护队员,问心无愧

  几经周折,邵斌终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首度回应了此次事件。对于为什么要改分,邵斌说道:“刚开始的分数出来以后,张成龙的分数是低于韩国选手金洙眠的,但实际上张成龙完成动作的情况比金洙眠好得多。最初打出的分数实际上是颠倒了。当时连我一旁的韩国裁判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感觉如果最初的结果公布出去不太好,等于结果不公正,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分数要改,不改的话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当被问及“改分”的过程是否合乎规则时,邵斌说道:“我们电脑是联网的,我们的分数和亚体联官员的电脑都是通的,在分数出来后,被改动,或者有不合理时,亚体联的官员是可以打电话过来,甚至可以把分数锁住。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做这个事,我的理解就是对最初分数的结果亚体联官员也认为不合适,所以我做的这个改动他们也没有反对,最后也就出了修改后的分数。现在的规则有个程序,就是要通过高级裁判组,才能改动分数。我们可能在这个环节上疏忽了。但对于最终成绩,当值的裁判组、裁判长、技术监督全都签字,都是认可的。”

  按邵斌的原意,改分一举实则是为了保护真正完成动作较好的运动员的权益:“作为裁判,我要看运动员的表现和他实际的得分是否相符,如果分数出来不合理了,难道就让它不合理了?就这么不负责任了?如果我听之任之,就等于我默认了不公,那就是失职。而且作为中国的裁判,涉及到我们中国的运动员,我怎能如此麻木不仁?我改分数并不是为了多拿一枚金牌,但是我要保护运动员的实际表现,维护他们的利益。”对于可能遭受处罚,邵斌很淡定:“反正我做事心里坦然就行,我作为一个裁判应该这样做。”

  中国体操队那边,这两天也炸开了锅。在体操队总教头黄玉斌看来,邵斌改分行为并非不公而是公正之举。“两套动作,我们张成龙不论从难度还是完成情况都高于韩国选手。当时很多裁判的理解就是对最初分数的结果亚体联官员也认为不合适,我们裁判是公正的,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把错误扭转过来,进行了变动,如果不变动,我们中国的张成龙在误判当中拿到第二,这个冤又向谁诉。难道让韩国选手拿了的话就公正了吗!不要以为多数裁判打出的分数就是真理。我就跟邵斌说,你要挺直腰杆,你是正义者。”

  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认为,这次“裁判门”的始作俑者罗马尼亚人斯托伊卡必须承担责任。国际体操联合会去年首次参与到亚运会中来,而国际体联的男子技术委员会主席斯托伊卡担任的正是“国际体联技术代表”一职。最终成绩的确定,必须经过他的手。何以到今日才将事件捅出来,令人费解。

  “分数出来之后,你为什么解锁(技术代表的电脑存在这样一个功能,解锁之后分数才能被公布,解锁意味着认可得分)、认可了?这是第一关。最终分数排名出来了,你为什么签字了?这是第二关。”叶振南领队叙述着体操比赛的打分过程,也证明了,这整场比赛,唯一能够让张成龙和金洙眠并列的人,只有这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国际体联高官。“裁判们打了什么分数,都要经过你的认可才行,你既然当时看见了邵斌改分,当时为什么不说?如果说你有一次疏忽了有情可原,两次都疏忽了又怎么讲,那么当时疏忽了,为什么事情过后却到国际体联告我们的裁判?”而叶领队也特别强调了一点,此次亚运会的体操裁判管理监督工作就是斯托伊卡负责的,他作为比赛的组织者,比赛中无论出现了任何问题,只要成为定论,他都应该负第一责任:“我就想问,你作为比赛的组织者,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没有责任了吗?你的问题、你的责任,谁又去调查你呢?”

  见习记者 张晨瑆

  你改,或者不改 规则就在那里

  整个事件的风向,似乎有偏转的趋势。邵斌本人现身说法时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光这份气度,确实令人心折。

  然而,我们回到事件本身来看,是不是因为邵斌和体操队上下认为他的行为“维护了公平公正”,就不应该受到质疑了呢?抛开国际体联相关人士也存在应有的责任先不谈,这一改分的行为,是不是违反了相关规则?

  答案不言而喻。纵有千般理由,邵斌“改分”的行为,实实在在是有的;更致命的是,他自己都承认了他的举动“在某个环节疏忽了”。“我的理解就是对最初分数的结果亚体联官员也认为不合适”,邵斌这句话的出现,恰恰体现出了他对于游戏规则的漠视。这样的大赛,规则岂能视为儿戏?作为裁判,他当然不存在不知道规则的情况,“现在的规则有个程序,就是要通过高级裁判组,才能改动分数”,正是他自己说出来的。既然懂得,何必疏忽?所以这不是疏忽,他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一个细节——当时时间紧迫了,不当机立断不行。

  于是,板上钉钉的“违规行为”出现了;于是,国际体联揪住了你的小辫子,虽然你的行为可以看作是“正义之举”;于是,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当初严格按程序走,何以会有如此窘境?念及此处,不禁感叹:我们的教练员、裁判员,什么时候不要再如此的业余和幼稚,你既然僭越了游戏规则,就必然形成法理上的死穴。在整个事件中,理亏的终究是你。 见习记者 张晨瑆

  

(责任编辑:杜涛)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