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冰雪 > 冰壶动态

“来回擦地板”的项目被抱怨 冰壶运动注定被冷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1年03月29日12:17

  凭借一记绝杀,中国女子冰壶队前天险胜东道主勇夺世锦赛铜牌,继获2008年世锦赛亚军、2009年世锦赛冠军和2010年冬奥会季军之后,四位冰壶美女仍在延续着辉煌。只是在振奋之余,人们不免要想,这样的辉煌能延续多长时间?

  同样一个冰壶队,瑞典女队中有公务员,有家庭主妇,有设计师,那是在几十万业余爱好者中脱颖而出的精英。而冰壶在中国却绝对是曲高和寡。由于门槛太高,国内只有200来人参与,群众基础可谓无比薄弱。也难怪,冰壶设备一套16只壶,一只近两万元,冰壶装备几千元一套,费用高得令人望而生畏。冰壶馆的制冰及维护成本更是高得离谱,单是冰道就要用纯净水掺以牛奶和酒制成,偌大一个中国也找不到几条合格的球道。想尝试一下?不包括教练和租借装备费用,玩一次就得花数千元,如此高的费用,有多少人玩得起?

  偏偏这样的冷门项目,中国队却屡创佳绩。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虽然是一项严重缺乏群众基础的冷门项目,但只要能争金夺银为政绩“加分”,只要能贡献“体育GDP”,有关部门还是可以不计代价的。从寥寥可数的专业运动员中精选出几个送到加拿大去强化训练,看起来花销不小,但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美女四人组”就能连续征战几个奥运周期,带来多枚奖牌,这么高的“投入产出比”,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力发展是必须的;比起投入大、战线长的集体类、大球类项目,这样的冷门项目是最好的政绩“突破口”。只是,这种发展模式能持续多久?

  不管有无市场、有无群众基础,只要有金牌就行,这样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一日不改,“集中力量搞冷门”的现象就一日不会杜绝。

  没错,冰壶姑娘的确为国争了光,长了脸,就譬如我们的跳水、体操等,然而,这些无法或很难普及的项目离普罗大众“太远”也是不争的事实。一边是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精英健将,一边是“光看不练”和“想练也难”的群众体育,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脱节何其严重?

  已经有人抱怨了,直播这种在场上“来回擦地板”的项目有何意义?冰壶开展起来如此之难,对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有何带动作用?还不如踢毽子、拔河、跳绳、掰手腕呢!此言虽显过激,却是质问:竞技体育是否应该“脱离群众”,远离全民健身和群众参与的竞技体育价值何在?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央提出,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改变这种背道而驰的“围着金牌转”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当务之急。我们不会质疑冰壶姑娘的努力和付出,对她们守住寂寞默默拼搏的精神还应该加以褒奖,但不可否认,像冰壶这样,依靠“圈养”一批专业运动员,长期“非正常”在国外集中训练,用专业模式对抗人家业余模式,虽能争金夺银,贡献不少“体育GDP”,但其发展模式将是难以持续的,也不符合体育转型的新要求。 高 伟

  

(责任编辑:蓝色月光)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