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世乒赛|鹿特丹世乒赛|2011世乒赛|第51届世乒赛 > 世乒赛评论

乒乓球已成渐变的银球 商业气息太浓重令人不安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1年05月19日14:16

  最近,也许是乒乓球比赛看多了,那个曾经浓缩了中华精神、在国际乒坛弹跃旋转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小银球,在我们眼中开始扁平、模糊,变得越来越像膨胀的银元。

  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单项)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囊括了所有5枚金牌。虽然中国人已不像52年前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时那样激动,国家也不会把它列为当年的“两大喜事”,但是,中国选手高超的技艺和所向无敌的气势,无疑再次激励了国人——“国球”依然是中国的骄傲。

  既然被称为“国球”,国人的要求显然会更苛刻些。我们不仅希望它成绩好,还希望它方方面面都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以这个标准要求,中国乒乓球显然还有距离。

  在5月17日中国乒乓球队返回北京时,大量媒体前往机场采访。但是,在热烈的场面上,一个令人生厌的“道具”大煞风景——疑似来自某企业的雇员,手持印有“凯旋归来”四个大字的牌子,专门往照相机、摄像机对面站,仔细一看,这些牌子上还有两行小字,似乎是企业的名字和产品标识。如果所料不错,这些人在现场的出现,至少是得到了相关方面的默许。更过分的是,当天,某通讯社在其用户最多的通道,相关新闻事件的照片只发了一张带有这种广告嫌疑标识牌的。

  中国人的包揽让国际乒联担忧,中国乒乓球队以及围绕四周愈加浓重的商业气息,也让我们渐渐不安。有些做法,超出了“适度”的范畴,已经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看中国运动员的比赛转播,总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仔细想想,不完全是中国选手球技高超,国手服装上的“装饰”过于“花哨”也是原因之一——各色广告缀满前襟,电视品牌、电信运营商标识、汽车品牌标识、乒乓球用品……国旗反被淹没其中。比赛服装所表现出来的商业(化)无止境,仅仅是中国乒乓球经营模式的一个缩影。每次世乒赛前人为设计的没完没了的“直通”,在让球迷一头雾水的同时,背后的商业意图也是昭然若揭。

  看中国球员比赛,总对一局结束后中国球员对即使近在脚边的球也不会俯身去捡的做法想不通:也许规则没有要求运动员必须捡球,但是帮裁判把球捡起来很费力、费时吗?直到有一次看到日本选手福原爱的捡球动作,我才醒悟,中国乒乓球队没有这个要求。除了球技,中国乒乓球队应该对球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比如赛后和对手、裁判握手要认真、真诚,以及比赛中类似捡球这样的小事要尽量做好。

  还有,既然知道国际乒联各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这项运动良性发展,就应该约束教练在媒体前说话的方式、内容。对国际乒联改革措施的任何抱怨、指责,只能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乒乓球这项运动带给了我们很多,我们为这项运动能够在全球的长期良性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奥运会项目中保持更好形象,做些贡献甚至牺牲,难道不应该?

  对于乒乓球的过度“开发”和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从长远看,对谁都没好处。

  

(责任编辑:Gedicht)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