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国足|国足备战2014世预赛 > 关注国足

三线国字号集体寻“枪” 顽疾不除何谈冲出亚洲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雨乔
2011年06月09日08:11

  国奥:一平一负 进一球 存硬伤

  六月初,国奥在上海滩参加了两场热身赛,分别以1-2的比分负于朝鲜国奥,以0-0的比分与沙特国奥互交白卷。在这两场比赛中,国奥由前锋李凯打入了唯一一粒进球,另一位获得出阵机会的前锋是王刚,其在对阵沙特国奥的比赛中不仅未能进球,更是屡屡浪费进攻良机。在看过国奥的两场热身赛之后,人们不禁会对国奥锋线产生担忧。

  众所周知的是,如今这支国奥队长时间被誉为“史上最弱的一届国奥队”,不过在布拉泽维奇接手之后,人们开始了更多的去关注这支国奥队。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布拉泽维奇手中可用的人,着实是并不多。在目前情况下,两位不具备“中锋素质”的国奥球员,成为了布帅在锋线位置上的“不得已”;其中李凯的个人进攻实力有限,并且锋线支点作用也并不明显;至于身为留洋派的王刚,冲击力确实是值得称道,但是其门前能力有限,并且进攻效率也一般。

  事实上,布拉泽维奇并不是不想“寻枪”,而是其着实是无“枪”可寻。在国内的国奥适龄球员之中,几乎没有可以真正扛起国奥锋线大旗之人,所以如今的布拉泽维奇,多多少少有一些“退而求其次”的味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近些年洋枪已占据联赛各球队锋线的“大半江山”,国奥适龄前锋的生存空间,比国足前锋还要小,无球可踢的国奥适龄前锋们何谈进步。当然国奥适龄前锋们的个人实力,也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客观因素。所以布拉泽维奇有必要考虑,针对锋线球员的客观现状来“因材施教”,再以整体弥补个体,同时以个体补充整体来作为进攻基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十七)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