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冰雪 > 短道速滑动态 > 中国短道速滑队冲突|王濛被开除 > 短道队冲突评论

新华社:内部调查难以服众 体育和公众需要真相

来源:新华社
2011年08月05日20:13

     新华社北京8月5日体育专电 体育时评:体育和公众都需要真相

    新华社记者李丽

    从“丽江冲突”到“青岛内讧门”,中国短道速滑队这支一年多前还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英雄队伍,在一场“罗生门”的闹剧中元气大伤。

    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4日深夜作出开除王濛等人的处罚决定,并没有为此事画上句号,反而激起了队里不少队员的激烈反弹,眼看就要成为新一轮矛盾的导火索。

    冬季中心的处罚声明,似乎认定责任全在王濛、刘显伟等队员一方,而当事另一方王春露完全免责。而且,声明只简要概括了事发当晚的情况为“王濛等人违反队规外出饮酒未按时归队”、“追打领队和助理教练”,并没有介绍冲突的起因,也没有还原细节。对这起事件,冬季中心到底进行了什么调查,听取了哪些人的意见,结果如何,仍然是云山雾罩,讳莫如深。这无疑降低了处罚的公信力。

    处罚之后,王濛立即高调表示要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事实”;国家队主教练李琰也打破沉默,指责领队王春露在管理上拉帮结派,制造分裂,是最终导致青岛冲突的根本原因;据说,还有不少支持王濛的队员也表示“不干了”。到底什么是“事实”?主教练和领队为何针锋相对?这些也令人疑窦丛生。这已经不仅是简单的一时口角冲突,而令更深层的管理矛盾露出了冰山一角。

    在处罚决定作出之前,双方就已经有互相矛盾的言辞见诸报端,冬季中心对这些截然相反的说法并没有作出澄清和解释。而李琰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她的话有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考虑?

    总而言之,冬季中心调查之后,真相依然不明。

    中国体育的听证制长期缺位,取而代之的是“内部调查”,而调查人一般是领导层。作为运动队长期封闭性训练体系的延伸,所有矛盾都习惯在内部消化。许多运动队在矛盾产生时,首先是息事宁人,以大局为重,家长式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因此成为常态;板子打下来,就成为定局,也没有个申诉期和类似于“体育仲裁法庭”的机构。事情为什么发生?到底谁对谁错?真相往往面目模糊。

    但所谓“以大局为重”而不明辨真假对错的调查结果,只能换来一时的沉默,而无法阻止最终的爆发。

    任何突发事件,公众都需要及时、全面、真诚的信息公开。对于这支“金牌之师”愈演愈烈的内讧,主管部门有责任还原真相,公开真相。(完)2011/08/05 20:13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相关新闻:

·国家体育总局发文件 通报批评冬管中心领导班子
·王濛就青岛事件道歉 微博称现在只是普通老百姓
·王濛怒斥冬管中心领导 周洋扬言“我也不干了”
·王濛:处罚有失公平当然不服 将公布短道队污点
·被开的国字号:上榜的都是腕 男足能组支国家队
·李琰打破沉默接受专访 王春露自称“问心无愧”
·王濛称道歉并非对所有人 王父:没有说理的地方

(责任编辑:五月清风)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