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并不代表消失,李金羽说这是他新生活的开始。从球场上弯弓射大雕的美少年,到如今赛场下沉稳大气的李指导,大羽说他很喜欢现在的角色。回到沈阳,回到家乡,大羽很想和父老乡亲唠唠。那好,就跟着本报记者走近大羽,走进李金羽。
角色转换
队员就是你的孩子
记者:从球员到教练,还是女足的教练,你觉得有什么变化?
李金羽:我觉得女足教练确实很有挑战性,我从退役到选择女足,其实是希望可以完成从职业球员到教练的过渡,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作为“国”字号球队的教练是非常有难度,但是这么多年职业生涯的丰富经验一定会对我起到很大帮助,当然自身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来完成这次蜕变。如果要选择的话,我希望选择职业队,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记者:昨日看到你在给女足队员训练的时候,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她们步法上的变化和节奏,是不是在为你未来的执教风格做一种尝试?
李金羽:我觉得一个球队的建设球员是最根本的,所以对他们的鼓励、宽容以及理解很重要,应当采用“人性化”的执教方式。我当教练后感触最深的就是一定要对队员好,她们就像是你的孩子,是你命令的直接执行者,要引导他们的思想而不能光靠罚和吼。在训练中我主要关注球员的细节,比如提醒她们站位,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获得成功。
自我定位
不要把起点定的太高
记者:前段时间我采访到了张导,他说你少年时期就表现出非常好的柔韧性,这是从父母那继承的吗?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李金羽:天赋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对足球虔诚的热爱和对自己严格的要求。作为中国足球“金字塔”式的培养方式,能站在现在这个位置我感觉还是非常幸运的。当然这脱离不了教练对我的帮助,最重要的就是张导在青少年时期的培养。
记者:和张导有过交流吗?
李金羽: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敬业精神、对足球认真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中国足球需要这样的榜样!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我觉得不要把起点定的太高,最重要的还是着重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以及团队合作的培养。在业余时间要多从各大比赛中获得信息,从学习中更好的提高自我。
怀念辽足
没有人愿意离开家
记者:那时候你们“四小天鹅”的技战术特点和年龄跟其他队员相比可能有些格格不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李金羽:没有,其实好多东西外部给予的,我自己并没有这种感觉。在那支球队中,我可以与偶像球员们一起踢球,从中的收获到喜悦和自身的成长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可能要延续很久才能登上国家队的舞台。因为那个时候国家队的球员都是当地和俱乐部水准很高的,教练都是通过自己长时间的观察来选择球员,所以一球成名的机会在那个时代基本是没有的。
记者:谈一谈你当时离开辽足的情况吧!
李金羽:当时离开也是很矛盾的,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但另一方面看外面的舞台很大,走出去也许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那时的球员很难自己把握命运,可能当时俱乐部运作不是很好,但是球员们很有朝气、很团结,踢的很快乐。不论是在哪踢球,都要以职业球员的规则严格要求自己,这点很重要。
记者 孙东缨 实习生 姚偲雯
李金羽简介
籍贯 沈阳
年龄 34
身高 1.80米
位置 前锋
曾效力球队 健力宝队、法国南锡队、辽足、山东鲁能泰山
俱乐部号码 29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A
开始踢球年龄 7岁第一次入选中国国家队 1997年
12分钟跑 3300米
百米速度 12秒4
特点 身体柔韧性好,门前抢点意识强
业余爱好 唱歌;玩电脑;逛街
最崇拜的球星 巴斯滕
最喜欢的球队 AC米兰队
最喜欢的颜色 紫色
最喜欢的联赛 意甲
最喜欢的饰物 手表、帽子、鞋
最尊敬的教练 张引、朱广沪
最喜欢的女孩 长发,有眼缘
最喜欢的菜系 韩国菜、火锅、粤菜
出版物 《绿茵王子李金羽》、《绝对大羽》
(责任编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