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深圳大学生运动会 > 大运会其他

暑假的校园很沸腾 体育馆中活跃外国运动员身影

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2011年08月11日15:32
 

在采访中偶遇外国运动员。
在采访中偶遇外国运动员。

我们拍到了纳米比亚球员和日本球员训练的场景。
我们拍到了纳米比亚球员和日本球员训练的场景。


  这个暑假,深圳的校园很热闹:很多学校的体育馆中,活跃着外国运动员的身影;校园食堂里,志愿者们正在聚餐;学生宿舍里也悄悄住进了新客人。原来,本届大运会“动用”了不少学校资源,很多学校的体育场馆成了大运会赛场、训练场,有些学校则成了后勤保障基地……遇到这种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事,我们消息灵通的学通社小记者当然不能轻易放过!来,跟我们一起深入校园“腹地”去探班吧!

  深圳市高级中学:

  每天接待

  11支球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运会的战火还未点燃,深圳市高级中学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

  在校园里,我们见到了担任该校大运训练场馆常务副主任的副校长邵爱国叔叔。他介绍说,深高作为大运会训练场馆,每天要接待多达8支篮球队和3支足球队来此训练,为保证场地清理和后勤保障高速高效运营,所有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

  场馆主任之一——福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湘宁叔叔也在现场。原来,福田区政府为了保障大运场馆的安全、高效运营,每个场馆都设置了“双馆长制”,即场馆所在地一把手与区委副区长以上领导共同担任场馆主任。

  本次大运会深高共派出了108名高三毕业生作为志愿者。郑佩思、卓影如两位志愿者坦言:“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参与大运会,我们感到光荣和骄傲。”

  学校还派出了31名教师志愿者。女教师孙志玲一个人承担了饮水保障、志愿者服装、后勤综合反馈和饮料接受、抽验、储存、补充、配送等工作。她每天早晨5点起床,连80多岁的老母亲都来不及照顾,就赶往学校。

  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5+2”和“白加黑”

  在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小记者采访了副校长黄海强伯伯:“大运会就要到了,您此时心情如何?”他表情激动地蹦出两个字:“兴奋!”

  是的,作为本次大运会惟一一座设在校园里的篮球竞赛场馆,他有理由感到骄傲。他说:“学校决定把大运作为一个起点,提高体育文化和艺术文化的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

  黄伯伯说,这个篮球馆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在篮球馆建设期间,负责该场馆的76名工作人员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他们的生活一律可以用“5+2”和“白加黑”(每周5个工作日加上周末2个假日,昼夜不分地工作)来形容,他们的吃住行几乎全部集中在学校内。黄伯伯介绍说:器材管理员孙建军老师因脑部病毒感染住院,病情严重,他仍坚持工作,直到医院发病危通知才停止;还有一位老师,母亲逝世了,他回到老家为母亲简单处理完后事后,就立即赶回深圳,投入工作。

  据介绍,仅仅一个篮球比赛场馆,就有500多名志愿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另外,学校还派出300多名学生服务在各U站,其中有30名外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在机场贵宾室负责外宾接待。

  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为了低碳租空调

  进入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大运训练场馆时,我们遇到了点小麻烦——小记者吴培妍的证件由于名字输错,暂时注销正等待重新发放。虽然带队老师解释了原因,她还是被“无情”地拦在了门外。安保人员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验证之后我们还要过安检关,我们背包中的钥匙扣、手机、录音笔等含有金属成分的物品纷纷“现形”,矿泉水也要打开试喝一口,真严格啊!不过,见到校长叶德卫阿姨时,我们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叶阿姨告诉我们,我们是第一批获准进入这所场馆参观、采访的平面媒体工作人员,因为我们身份特殊,是学生记者,在此之前,好几家媒体要求采访都被拒绝了呢!

  在带领我们参观的过程中,副校长罗丹伯伯还透露给我们一个细节:“这座训练场馆中60%的场内设备是学校原有的设施,只是进行了地板翻新、照明改造,馆内的空调是学校向空调生产和销售厂家‘租’来的,在大运闭幕后将统一归还。”听完介绍,大家不禁感慨:真是太低碳太环保啦!“我们学校共有162人全力投入大运训练场馆服务工作,分别承担安保、医疗、志愿服务等。不仅如此,学校还是一个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共调配出600间宿舍并开放了食堂,为大运村的志愿者服务。大家工作兢兢业业,就是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和运作安全。”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60个菜是基本功

  “每餐荤素搭配三个菜,一日两顿正餐,再区分出辣与不辣,每天至少要准备12个菜。5天保证不重样,60个菜是基本功,这还不算早餐、主食的差别……”说起学校作为保障基地所做的工作,接待我们的第三高级中学校长严杰夫伯伯拉起了“清单”。“学校主要负责安排、接待的是为大运村的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也就为他们的优质服务提供了保障。就吃饭一项来说吧,为了让每个就餐者都能吃饱、吃好,我们向食堂大师傅提出了严格要求,为此食堂大师傅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在6点前为工作人员准备好早餐。照顾到一些北方人的饮食口味,早、中、晚三餐还会提供如馒头、面条等面食。”听到严伯伯的介绍,我们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真想有机会尝一尝啊!”

  在校园里探访时我们发现,学校在餐饮住宿、安保、清洁、医疗等方面都做足了准备,甚至更换了48个环保垃圾筒,还在学校及场地的边角进行防“四害”的工作。另外,学校的体育场馆作为大运会的田径和排球训练场馆,每天都要接待前来热身、训练的比赛运动员。不过,由于分工合理,虽然校园中很忙碌,但是却井然有序。副校长吴昌乐伯伯告诉我们:“到大运会正式开始时,学校将会提供2139个床位,每个宿舍都配有电子灭蚊器、针线包、电吹风等日用品,住起来会像星级酒店一样舒适的!”

  @唐济航:

  我们的誓师大会上电视了,我也上镜了。可惜由于手机没电,陈凡同学口若悬河的一段录像被抹杀了。

  @杨嘉茹:

  听说深高的学生志愿者克服了不少困难。一些学生住得远,为了准时到校,早晨5点钟就要起床。志愿者们辛勤付出,不计报酬,好感动啊!

  @孙婷婷:

  我们已经成为新闻人了,要加油!为采写出更多好新闻,加油!"_"

  @蔡夕凡:

  为期12天的特训营给了我们力量!誓师大会的铮铮誓言给了我们激情!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学通社全体小记者将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精彩!

  @罗斯丁:

  大运会来啦!让我们一起支持大运会吧!↖("ω^)↗

  @王灿:

  即将踏上征程,向读者展示不一样的大运,展示青少年的大运,我是如此自豪!我坚信,我会为自己长久的努力划上圆满的句号。大运会,我来了!

  @徐晴:

  大运会在深圳举办,深圳街边的楼房都换上了“新装”,龙岗的市容市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泽宇:

  炎炎烈日下,采访中的我满头大汗,但当我接到一位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志愿者阿姨递上的纸巾时,我的心里甜丝丝的……好感动!好温暖!

  @曾慧祺:

  报社检修电路停电一小时,我热得汗流浃背@_@|||||,终于写出了一篇报道。兴奋并累着……

  @陈润燕:

  从8月8日的“出发”到采访为基里安服务的志愿者、深大学生曾昭栋,我在不断的成长中!

  @杨子骥:

  大运会要开始了,当上了小记者可以采访运动员,好紧张啊!

  @尧伊如:

  深圳市高级中学学生志愿者陈钦坚用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胸牌带上别着的两个UU笑脸奖章就是最好的见证。志愿者团结忘我的精神值得学习!

  @张曦文:

  当学通社小记者,虽然很累,但风雨过后一定能见到绚丽的彩虹。

  @田梦月:

  走过奥运,走过世博,走过亚运,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运。大运会的盛事,深圳的美丽,去拥抱,去坚持。祝福深圳,祝福中国,祝福所有参加大运会的健儿们!!!

  @王赫笛:

  大运会快到了,我们小记者已经进入了“实战模式”。我相信,我们今天付出的汗水,一定会化做明天辉煌的成绩("o")!

  本版专题采写:

  黄骧、杨嘉茹、尧伊如、方嘉慧、刘文欣、黎子嘉、何梦如、唐歌、韩文俊、巫翠如、宋若涵、吴培妍、曾慧祺、 陈江璐、邹泰妮、范万嘉

(责任编辑:王江)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