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深圳大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男排是最引人瞩目的队伍之一,并不是因为他们这次比赛成绩特别出色,而是因为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学生军”。球场上,他们是代表国家出战的运动员;然而走下球场,他们就是复旦大学的普通学生,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并无多大区别。不止是男排,代表中国征战大运男足比赛的就是北京理工大学队,女篮也是以北京师范大学为班底组成,同样是真正的“学生军”。曾经的“金牌至上”思想,使得中国大运代表团长期由挂着“大学生”头衔的专业运动员组成,前不久成为话题人物的前体操冠军张尚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的进步,如今的大学生体育已经逐渐真正地回归校园:他们是运动员,他们更是大学生。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邓菲菲
每所高校基本上都会有体育特招生,上过大学的人对此一般都不会陌生。他们平常与普通学生一样上课、复习、考试,撇去每天固定的训练时间,他们跟普招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大部分高校都将训练安排在课程较松的下午,训练时长根据项目和竞技成绩有所不同。以复旦男排来说,他们每天都是在下午4点到5点半之间训练,训练时长一个半小时。
体育特招生也是普通人
“我们每天训练完大概五点半左右,而有时晚上的课六点半就开始。复旦的课,你六点以后去,前排的座位就没有了,为了上课效果更好一点,只能带着一身汗去了。”复旦男排副攻蒋猛的话很好地描述了大学体育特招生的生活,尽管体育成绩的出色会给他们进校和保研带来一定的优惠,但对平常的校园生活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平常上课、到图书馆复习都需要自己占座,去食堂吃饭、到澡堂洗澡一样要排队。复旦男排主教练方川透露,为了不让体育生与普通大学生有太大的区别,学校甚至连他“每天增加三十分钟训练时间”的要求都不批准。
体育特招生的“不普通”,只有到了校内外各种体育大赛时才能体现出来。校际比赛包括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等等,复旦男排正是凭借在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的出色表现最终冲进职业联赛、最终扬名全国;而在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校内、乃至学院级别的比赛中,特招生们也可以利用自己优秀的先天条件和出众的运动神经“跨项”参赛,代表自己所属的学院或者专业去争夺好成绩,比如说足球特招生也可以在田径运动会中参加短跑的比赛,排球运动员也可以参加校内篮球赛等等。归根结底,他们就是普通学生身边“体育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再没有什么特殊的标签。
“特招”不代表不用念书
在不少人的眼中,“运动员”与“文化水平不高”基本是划等号的,这与我们许多现役运动员在接受专业体育训练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学业有很大的关系。然而这一定律对很多大学生运动员并不适用,因为随着校园体育的进步,学校对于体育特招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而随着观念的转变,不少学生练体育已经从以前的“为了多一条升学的捷径”到“为兴趣而练”。换言之,体育特招生不仅不是“不用念书”,还不一定“不会念书”。
复旦男排的陈杰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高三那年参加复旦体育冬令营时,复旦体育教研室十分看好他的运动能力,给他开出了“二本线打六五折”这样优惠的录取政策,但最后高考成绩出来,陈杰浤的成绩连一本线都过了。而像本次大运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王宇,他曾经就读的清华附中马约翰特长班对于学生文化成绩的要求也非常高。虽然部分高校也会采取“学习成绩加体育成绩”这样的综合评价体系,但学习成绩在这其中占的比例还是高达七成,更何况不少学校还是采取没有优惠政策的做法。此外,体育生有时会因为比赛而需要申请缓考,获得好成绩的难度其实比一般学生更大。
如果非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体育特长生一般比较集中于文科的专业,因为理工科的功课相对繁重。新闻、中文、管理、教育之类是体育生的热门专业,比如说清华大学的体育特招生很多都集中在经济管理学院,包括此次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王宇;男排的队员分布在复旦的新闻、法律、中文、历史等多个专业。
“体教结合”方式有前途
正因为与普通大学生没多大区别,这些大学生运动员在迈入社会时其实比一般的职业运动员更有优势。由于是全日制学校内走出的运动员,他们在找工作时的资本先是大学文凭,然后才是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特长。
体育特长生对于自己所属项目的专业知识比普通学生更丰富一些,有助于他们朝相关的领域发展。比如说前复旦男排的几名队员如今都成了记者,而曾在大运会上一鸣惊人的“眼镜侠”胡凯,留校进入了清华大学体育组管理层。一些就读经济相关专业的体育生也有进入银行工作的。由于部分企业希望在相关体育赛事中有所突破,体育特长有时也会成为这些大学生运动员就业时的加分因素。
为了竞技成绩而放弃文化学习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体育的本意是为了增强体质,回归校园的方式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金牌并非一切,就像此次出征大运会的中国男排那样,虽然以一胜三负的战绩止步小组赛,但他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蓬勃朝气和拼搏精神才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特质,他们是真正的大学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