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晚报评论员 董谦
白绿色的上衣,白色的长裤或短裙,挎着统一的腰包,他们在赛场打印分发成绩,他们在协调媒体交通调度,他们为运动员担任临时翻译……如果你去过大运会赛场,一定不会忘记这群可爱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凌晨5点就要起床,他们有的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但在他们脸上,你看不到一丝倦怠和厌烦,他们的热情感染着赛场上的每一个人,他们是大运会赛事志愿者。
橙色的上衣,白色的中裤,胸前戴着彩色的标志牌,他们随时对你微笑着,他们会主动走向你询问:“请问需要帮助吗?”这样的形象,在最近一周内一定或多或少地映入过你的眼帘,在深圳818个城市U站,在交通枢纽、在媒体指定酒店的门外……他们就在烈日之下守候着,忙碌着,他们是大运会城市志愿者。
他们没有统一的装束,但却是分布最广的一群人,他们在深圳的各个社区自愿维护公共秩序,他们在小区里专门出过宣传大运会的黑板报,他们劝说自己的左邻右舍响应号召,为了大运会自愿停驶私家车……他们是大运会社会志愿者。
2.6万名赛事志愿者,25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在这个流火的八月,在这座年轻的城市迎来历史上第一次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之时,志愿者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们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深圳已然成为一座志愿者之城。
深圳大运会所有的志愿者都没有任何报酬,除赛会志愿者可以获得基本的食宿安排之外,大多数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都没有食宿配给,绝大多数志愿者的工作地点都在室外的骄阳之下,工作时间也并不比日常的8小时少,强度甚至更大。他们有的被晒得黝黑,有人曾中暑倒下,在交通问询U站的部分志愿者,甚至因为回答太多问题而暂时失声。
志愿者是真正的贡献者,有人说他们“傻”,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为他人无偿提供帮助,为社会无私奉献后,收获谢意之时的那种满足和快乐;有人说他们是“瞎忙活”,但他们无法理解志愿者在国内和国际来宾面前,以一名深圳人的身份来推介我们这座年轻城市时的骄傲。
对于任何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志愿者都是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大运会虽然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了大量人员,但对于一个设有306块金牌、运动员多达8000人以上,各国来宾万人以上的大型赛事来说,抽调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譬如,深圳大运会的参赛运动员来自152个国家和地区,仅仅语言服务一项就需要大批志愿者,所以除深圳本地高校之外,广州乃至外省高校的小语种志愿者也被邀约来增援;譬如大运会使用63个体育场馆,每个体育场馆都有严格的分区和专用入口限制,观众们来看比赛如何入场?入场后如何找到自己的分区?这些都必须分区域设置专门的观众引导志愿者。譬如游泳比赛,上午的预赛多达十几项,晚上的决赛多达六七项,引导运动员入场,监管比赛运动员证件,每项比赛结束后迅速打印成绩分发给记者,在混合采访区为官方网站提供“即时引语”速记……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志愿者都是主要的执行者。
作为志愿者核心队伍的2.6万名赛事志愿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广东高校在校学生,其中来自深圳本地高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超过2万人。对于这些高校学生而言,参与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不仅是牺牲自己的时间,为社会公益、为深圳的荣耀奉献青春,与此同时,他们本身也在大运会中获得“反哺”;深圳大运会的经历,由此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一年级学生黄重阳,是主新闻中心文字媒体工作间的志愿者,和记者说话时还带着少年的一丝羞涩:“如果没有大运会,这个暑假可能就耗过去了,可能在家里睡睡懒觉什么的;不过现在做志愿者,如果上早班的话,清晨6时就要起床,一直工作到下午3时。我妈妈和我说,大运会让你提前进入社会,体验生活。”所以,在文字媒体工作间的短短几天,他已深深体会到工作之辛苦,而在媒体间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认识。
主新闻中心前台提供8种小语种语言服务的志愿者们,大多来自中山大学翻译学院。于他们而言,大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来宾给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实战机会,一些平时并不容易找到对话对象的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专业的志愿者,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们不仅纠正了发音,口语水平亦得到锻炼。
再过10年,当今服务于大运会的高校志愿者们,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时,他们将拥有一个共同的回忆,一个共同的人生节点——2011年8月,深圳大运会。
志愿者拥有的一切,或许就是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