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见到李艳凤,是我刚到报社分管田径报道时。彼时,李艳凤刚获得2010国际田联洲际杯赛冠军。没想到一年后,她就站上了田径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
当时的采访约在了总局训练局旁边,我与李艳凤握手,她那满是厚茧的手,真可谓“力道十足”。随和的她请我吃了冰淇淋,随意唠家常,聊得开心时,黑龙江籍的她也会有“高秀敏”式爽朗的笑声。虽然她已过而立之年,但依旧是个“潮人”,喜欢听刘若英和刘德华的歌,看成龙的电影,上网玩微博晒照片。
因为同一年成为国际田联洲际杯冠军和广州亚运会冠军,李艳凤被中国田径协会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田径最佳女运动员,但获奖后她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马上钻进了北体大备战大邱世锦赛。
李艳凤对于自己的本行充满的是坚持与不弃,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是折磨。再去北体大探营的时候,我从教练张景龙那了解到了李艳凤的种种不易。
作为中国田径队的一员老将,李艳凤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2004年。因为感冒,孤身闯入决赛的李艳凤,最终仅列第九,当时她坐在赛场上号啕大哭。而之后,她再遭“劫难”,右手腕遭遇毁灭性的伤病,这直接导致李艳凤在南京十运会没有取得名次。如此境遇让李艳凤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比赛的动力和信心,直到2006年底她没参加任何比赛。
彼时,给李艳凤检查过的医生都建议做手术摘除手腕上的周状骨。但因术后的恢复情况难以预料,所以张景龙决定给李艳凤做保守治疗。此时的李艳凤,吃饭改用左手,右手连湿毛巾也拧不动,训练完全停止,处在“报废”边缘。很多医生都建议李艳凤放弃铁饼。
乌云过后终见彩虹,张景龙在寻医过程中幸运地在云南遇到一位竞走队的王大夫。在他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下,一个月后,李艳凤的手能握拳了。两个月后,她的手已经大有起色,最后,奇迹般康复。
由此,李艳凤的运动生涯逐渐有起色。2007年复出,她就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62米26夺得全国第三。李艳凤曾对记者坦言这是自己运动生涯的转折,同时也为北京奥运会乃至今后的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虽然北京奥运会李艳凤获得第七,但这亦是历史突破。
直到2009年全运会,李艳凤开始步入巅峰,66米40,不仅比她自己的最佳成绩超出两米,还比当年柏林田径世锦赛金牌得主65米44的成绩多出将近1米。之后的2011年,洲际杯、亚运会冠军接踵而至。
直到大邱世锦赛开赛前,记者想再度采访李艳凤,教练张景龙婉言谢绝,而是代弟子接受了采访。张景龙说自己压力很大,但不想把这种压力转移给弟子。张景龙只是神情坚定地说了句:“我们会全力以赴!”
这枚金牌就是对师徒奋斗的最好回报!
本报记者 叶珠峰
来源: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