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重要内容之一的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日前在焦作市广电局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王鹏,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等出席开幕式。在三天论坛中,与会学者、官员、太极拳名家们研讨太极理论,挖掘太极内涵,推广太极拳术,进行了热烈交流,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国家武术院首批专家、中国武术九段、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杨振铎先生认为,弥散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太极拳,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并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特征。习练太极拳强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轻于对人体极限的冲击,这与西方现代体育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不同。“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太极拳也一样,它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需要更多的人去发扬光大。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宗光耀说,在太极拳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无数先贤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这棵长青之树,依赖这些基因而诞生的太极拳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对世界健康和和平事业的巨大贡献。在谈到太极推手面临着技术单一及搂抱、对顶现象严重的问题时,他建议,竞技武术推手要更新观念,从传统太极拳推手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改革规则和竞赛制度,敢于超越任何门派,充分展现推手的竞技性、民族性、观赏性,完成高质量的比赛,展现竞技武术推手的新面貌。
全国人大代表罗祖亮认为,走产业化道路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核心。针对太极拳在青年人群中参学率较低的现状,在太极拳运动推广普及的起始阶段应采用行政推动和商业运作两种手段,国家应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和普及计划,拿出专项资金来推广这项运动,以此来弘扬国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综合素养;鼓励社会办会、办学,引导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开办大型太极拳俱乐部,培训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队伍,巡回辅导、表演。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主任罗卫民表示,太极拳推广应当成为国家文化体育战略。他分析说,从太极拳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太极拳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选择,符合人类对于健康的需求。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推广太极拳实际上就是推广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而一种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以后,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软实力。要将太极拳的国际推广和国内普及从一种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真正把太极拳推广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在资源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让中国文化通过渗透的方式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他认为,下一步的工作应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二是行为。不仅要着力探讨太极拳的推广模式,而且要联合政府层面、学界、企业界和太极拳的专家、爱好者,大家共同努力,让太极拳代表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作出较大贡献。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级武术裁判员徐伟军介绍,经研究发现,太极拳“绵延舒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体现了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特点,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降低练习者的血压和体重。太极拳速度舒缓、运动路线圆活、重心平稳,具有极其重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对太极拳“野马分鬃”下肢动作的肌电测试显示,其肌肉活性程度高,能根据技术动作的变化控制和调整肌肉之间的收缩力,大大节省人体的能量。
体育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讲师李自力说,太极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日本。1987年,由60个团体加盟的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日本政府最高体育管理机关认可的公益性法人组织,也是日本体育协会和日本奥委会的加盟成员,因此,该联盟从事各项事业活动都具有正统性、合法性。建议今后中国武术在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时,认真借鉴该联盟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
法国气功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国武术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昆麟介绍,在欧洲国家,太极拳很受欢迎,以法国为例,法国的各大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太极拳学校,传授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武术。太极拳为什么能在欧洲流行?因为欧洲人酷爱体育锻炼,但欧洲的体育锻炼大多是力量型的,这对于心身平衡没有多大益处,甚至可能加重心身的负担。而太极拳锻炼恰好相反,它强调“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十分有利于心身的健康平衡,并能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
西班牙人法比·耶娜鲍耶,目前在巴塞罗那10个文娱中心担任太极拳教学和研究负责人,他认为,太极拳依托于阴阳两种力量,它们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有时还与无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掌握技法、放松、发劲和气功四大要领,其目的是长寿和健康。因此,我们要让身体作好随时接受连续训练的准备,保持身体的可塑性(速度、力量、稳定性、灵活性)。我们要想练好太极拳,还必须充分发挥身体的耐力。
本报记者 蒋亚明
(责任编辑:小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