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建邵武专电 昨天,在2011中国龙舟公开赛上,大河报八里庙社区龙舟队面对拥有全国冠军等强手的各路龙舟好汉,顽强拼搏,获得了200米直道竞速赛的第9名和总成绩的第9名,并获得了赛会优胜奖。
业余队震住专业队
比起参赛的其他龙舟队,大河报八里庙队真算业余队。一是选手身份业余,都是大河报的普通记者和读者以及社区的普通居民,年龄大的接近50岁,体重大的接近200斤。广东、福建、浙江等龙舟队都是职业化的俱乐部,选手每天训练,并以此为职业领工资。二是装备业余,由于经费有限,咱们的队员比赛都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木船桨,比在郑州集训时的船桨还重将近200克,其他参赛队使用的都是专业的碳素纤维桨,一条桨三四千元。三是训练时间少,咱们的队员训练时间只有两个月,真正最终合练只有20多天,没有长期的训练,很难保证达到“鼓声一响,桨成一条线”的效果。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业余队,把那些专业队吓出了一身冷汗。500米竞速赛项目,教练宋忠波根据咱们的队员身高臂长的特点,设计了预赛保存实力、复赛全力争胜的战术,以充分发挥咱们船桨入水深、动作幅度大的北派龙舟特长。在复赛中,尽管面对的都是龙舟界顶级强队,大河报八里庙队也仅以1秒之差遗憾地失去决赛资格,把同组的其他三队逼得提前冲刺。一位龙舟界资深教练说,河南队如果处理好鼓、舵的关系,尤其是设计好节奏,进入决赛完全有可能。
大河报龙舟队惊艳龙舟之乡
200米直道竞速项目,大河报龙舟队再次上演“逼宫”好戏,尽管比不过福建百联等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的老牌强队,但在名次赛上,力压两支南方强队,获得第9名。
3000米环绕赛,大河报队获得第9名。
记者刚到邵武时,碰见来看训练的当地百姓,他们有的问,河南也有龙舟?有的善意地开玩笑:你们是来旅游的吧?大河报龙舟队的成绩,小小地震撼了一下当地观众和参加比赛的其他队伍,让人从此不敢小觑中原龙舟运动,赢得了中国龙舟协会的表扬和当地观众赞誉。比赛结束后,队员合影时好多观众抢上来挤入镜头,要知道这里可是龙舟之乡,观众们是很挑剔的。正像龙舟队主办方大河报领导所说,龙舟队出征全国比赛,本身就是对河南形象的极好展示。另一主办方郑州八里庙社区的海双山书记说,社区一向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文体活动,尤为支持,希望大河报八里庙龙舟队再接再厉,在未来的比赛中发挥出优异成绩。
龙文化的起源地应搞好龙舟运动
这次比赛取得的成绩,不免让人对河南的龙舟运动产生憧憬。国家体育总局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告诉记者,河南有水域、有人才,河南又是中华龙文化的起源地,完全有条件搞好龙舟项目,让龙舟和武术都成为河南的名片。
但想一想,又觉得真正做好龙舟项目,河南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一是要营造良好的龙舟文化氛围。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龙舟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之中,各村、乡镇都有龙舟队,每年一进入4月份,就开始各村、乡镇之间的龙舟赛,一直赛到11月,有些企业更是自己出资,聘请专业教练,组建职业队,常年训练比赛,这次来邵武的队大多都是企业组建,每年的经费轻轻松松就投入100多万元。河南相对来说,龙舟文化的氛围还是不够浓厚,比赛少、队伍少、经费少。二是培养人才。龙舟看起来是个群体项目,其实技术性非常强,舵手怎么控制方向、船桨如何入水、幅度多大、桨拉多长、鼓手鼓点设计、鼓手动作等等,咱的队员对这些技术要求是刚刚入门,基本上是凭自身的力量在比赛,提高成绩自然艰难。其实河南不缺人才,中国龙舟协会主席胡建国说,河南人的身体条件非常好,练好了绝不亚于沿海地区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