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9日体育专电 武术——以武会友促团结
新华社记者闫起磊 卢羽晨 王新明
被老外称为“功夫”的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各民族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套路。在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武术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
少数民族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査拳就是其中之一,在回族群众中流传广泛。相传査拳起源于山东,由明朝时期回族人査尚义等人创立。为抗击倭寇侵略我国沿海,査尚义应征到内地,行至山东冠县因病疗养,当地百姓对这位爱国人士尊敬爱戴,精心护理,査尚义病愈后为感谢恩情,遂将一身武艺传给冠县一带群众。当地人为纪念他,便将査尚义所传身法武拳称为査拳。
武术是由踢、打、摔、舀、击、剌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其特点一是“击”,二是“舞”。
“击”就是“技击”,即从徒手搏斗的拳术发展为搏击敌人的武艺,在民间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舞”就是“武舞”,即现在流行的套路形式。它与“技击”的搏击性不同,而具有表演性,因此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且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套路,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等五个类型。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竞赛项目有男子拳术、女子拳术、男子器械、女子器械、男子对练、女子对练以及3人以内的各种对练套路(不允许男女混合及陪练)等。(完)2011/09/09 09:50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