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潜藏,阵容打法“受折腾”
队员年轻、集训时间短、经验欠缺,自遭遇赛季首败以来,俞觉敏多次提到这些“短板”。中国女排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阵容和打法。以老将王一梅为例,从集训初期尝试接应位置到后来主接一传的主攻,再到如今不接发球的主攻,她把多数精力花在了适应新角色上,以至于进攻威力打了折扣。接应和自由人的使用亦是举棋不定,强力接应邱亚楠鲜有登场,上个月底,随队半年后她被调整回省队,取代她的是跑动型接应、旧将张磊;大奖赛泉州站后,中国队突然将4年来的主力自由人张娴调整出队,近日因单丹娜意外受伤,张娴又被临时征召归队合练。此外,赛季初队内盛行的“双主攻+自由人”一传体系未能经受考验,中途改成“主攻+接应+自由人”。翻来覆去,接发球持续疲软,看家本领快变战术无从施展,加上小球串联和拦防配合欠佳,在这支平均身高颇为可观的队伍中,得以立足亚洲、冲击世界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日前,泰国女排扬言欲进军奥运会,日本女排提出了奥运夺牌的目标。中国女排刷新最差战绩的同时也挑战着球迷的心理底线,对手则从昔日的亚洲霸主身上找到自信。比赛是平时训练的镜子,中国女排对抗世界强队时战斗力下滑暴露了科学合理训练、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尽管俞觉敏在惨败给泰国队后表示,有信心再遇泰国时取胜,但阵容和打法朝令夕改以及屡战屡败后受挫的信心,使得亚锦赛之旅危机四伏、困难巨大。
回顾历届女排亚锦赛,中国队从未跌出前3,除首届居季军之外,1985年至2005年她们连续11届登顶,就算“五连冠”后17年与世界冠军缘悭一面,也未让亚锦赛冠军旁落。如果说,2007年和2009年中国女排相继负于日本、泰国而丢冠属于偶然,那么此番形势之严峻是30年来的首次,她们的首要目标已从夺冠降至“抢票”。一旦不能入围世界杯,失去大赛机会的中国女排想在明年奥运落选赛上一鸣惊人,难度可想而知。
本报实习记者 黄志阳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