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各地掀起了一股竞相办赛的热潮,仅围棋一项,国内一年的大型赛事就超过100项。如何从“赛事丛林”中脱颖而出,让人记住南宁?9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刘思明在南宁接受采访时表示:“打好‘东盟’这张牌,比赛就会有生命力!”
比赛要有特色
近几年,每逢南宁举办国际围棋邀请赛,刘思明都会抽空前来为赛事打气,年年不落。让他欣喜的是,参赛选手越来越多,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他也很困惑,为何比赛的名称却变来变去——从最初的中国南宁-东南亚国际围棋赛,到后来的中国南宁-东盟围棋赛,再到如今的南宁国际围棋邀请赛。
刘思明说,如今的围棋赛事越来越多(去年,中国棋院统计有300多项各类赛事,大赛100多项),有专业的、有业余的、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有商业的……这么多赛事,竞争十分激烈,很多又很雷同,南宁的比赛要想脱颖而出,靠的是“东盟特色”。在刘思明看来,办一个比赛,不要把“国际”二字看得那么重,特别是南宁,应该充分利用东盟“桥头堡”的角色,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棋牌界的交流,“只要打好了‘东盟牌’,赛事就有生命力”。
组织要更规范
除了在比赛名称方面要旗帜鲜明地打出“东盟”的名号以外,刘思明还建议,最好将赛事的组织机构实体化,使比赛的组织工作更加规范。
作为中国棋牌运动的“掌门人”,刘思明深知,在举办赛事、推广棋牌运动方面,政府主导办赛的体制,目前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他认为,仅有政府的热情支持是不够的,一项赛事要想办得持久,必须建立一个类似文化交流中心这样的实体机构,来负责赛事的组织、棋手的培训以及与各国协会之间的交流,做到细水长流。发展得好的话,还要请专业策划公司,持续不断地组织活动。
内容要更丰富
刘思明还觉得,南宁的赛事内容比较单薄,“选手来了,就是参加比赛,比赛完了,就走了,好像与本地的互动太少了”。与以往相比,今年“三赛合一”,声势更大,更加热闹;但是组织者仍然要不断思考,如何让赛事变得丰满起来。
刘思明举例说,现在办围棋赛,需要跳出围棋看围棋,“假如还是抱着以前的思路,觉得比赛就是要比专业性、竞技性,那想法就太狭窄了。把围棋与文化相结合,把围棋与教育相结合,把围棋与商业相结合,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