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自行车 > 自行车动态

自行车高手北京竞逐 专访荷兰拉波银行车队经理

来源:北京晨报
2011年10月08日12:54

  2011首届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8支世界顶级职业车队首次齐聚北京。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职业自行车队是个陌生的名词。那么,“职业”车队到底“职业”在哪里?台前幕后他们如何分工?本报记者采访了荷兰拉波银行车队经理埃里克,请他来打开问号。

  开销大 一年预算将近千万

  本届环京赛开赛前,组委会专门为赞助商举办了答谢晚宴。虽然不是晚宴上的主角,而且赛事赞助商与本队的关系也不大,但荷兰拉波银行车队的经理埃里克身着黑色的车队队服,与其他十几位车队经理早早就来到现场。有迎就有送,接下来,他们又都十分职业地等到晚宴的最后。

  “赞助商是车队的衣食父母。”埃里克告诉记者。职业车队每年的预算在8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预算的绝大部分由赞助商提供。“拉波银行已经赞助我们车队15年,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赞助商。”埃里克指着T恤右侧的一个标志说,“这是我们的另一个赞助商。”赞助商为车队提供的预算中,75%用于发放车手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其余维持日常开支。

  “赞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埃里克进一步解释,每支车队都拥有一个自行车厂商,赞助全队的车辆。同时,从眼镜到头盔等一系列的配件,任何一件都来自不同的赞助商。在这方面,大牌车手往往拥有更多特权,可以选择使用自己赞助商的品牌。

  要求高 经理多是退役车手

  作为世界顶级职业车队的经理人,埃里克也曾是一名出色的公路自行车选手。他曾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公路自行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银牌,对此他深感骄傲。

  “几乎所有的车队经理都曾经是一名车手。”埃里克告诉记者,他的车手经历并非异类,“拥有车手经历虽然不是成为车队经理的必要条件,但绝对是重要条件。”因为,作为一支车队的教练、规划者和日常事务管理者,没有什么比了解这种生活更重要的了。

  埃里克自称,经理工作让他感觉更轻松。“我不需要负责所有的比赛。”他向记者介绍,通常,每支车队拥有5个经理人,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比赛和事务,拥有不同的分工。他说:“比如这次环京赛,队中还有一名体育总监随行,他负责与赞助商联系和沟通工作。”

  除了拥有经验丰富的车队经理,顶级车队中的其他角色也必不可少。比如,机械师、体能师和医生是一支车队的“标准配置”。埃里克说:“这些工作仅仅是一种职业,和其他任何工作没有不同。”然而,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的经验要求很高。拉波银行车队的机械师鲁德告诉记者,他已经做机械师工作12年了,负责帮助运动员调试检修车辆。在各项比赛中,他几乎要随时跟随队伍行进,但他谦称自己完全称不上老资格。鲁德说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名顶级车队的工作人员,“合格的体能师负责车手的健康,我们合格的机械师就要负责自行车的‘健康’。”

  人手多 队员需要全面照顾

  据介绍,与其他赛事不同,职业自行车运动是人员流动性很强的项目。正因如此,一支合作紧密的优秀团队就非常难得。

  据埃里克介绍,拉波银行车队共有工作人员110人,车手27人。参加此次环京赛,他们共派出8名队员,这与其他车队的人数基本相同。每名运动员都被允许配备一名工作人员,所以此次随队员来京的还有8名管理和后勤人员。其中,3名体能师帮助队员进行体能训练,2名机械师进行硬件保障;此外还有1名医生、1名体育总监和车队经理。埃里克说,这也是此次参加环京赛的大多数车队的人员构成模式。

  在一支车队中,经理和车手的合作是决定车队成绩的关键,因为经理同时是车手的教练。据国外一位资深自行车杂志的编辑介绍,阿姆斯特朗能够7次夺得环法赛冠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和经理布鲁内尔的默契配合。每次赛前,后者都会根据车手特点制定适当的比赛计划,帮助车手获得积分,提高名次。同时,车队经理还负责安排训练计划等工作,确保车手专心投入训练和比赛。

  为了确保一支车队的队伍稳定,很多车队的高级管理人员都随队征战多年。埃里克介绍,他自己就曾是拉波银行车队的一名队员,这让他和车手、赞助商等各方面沟通起来非常顺畅。

  ■找差距

  专家点破中国差距 财力实力限制车队发展

  中国车队还很业余

  从国内第一支职业车队马可波罗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1年时间,但目前中国职业自行车队仍然与世界“顶级”相去甚远。中国车队职业化的发展究竟有何瓶颈?对此,此次参加环京赛的中国队的一位资深专家给出了解释。

  据介绍,包括马可波罗车队在内,经中国自行车协会承认的从事公路项目的职业自行车队共有7支,其中还有一支女子车队——在香港注册的捷安特车队。但在这位专家看来,中国职业自行车队这十多年间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大家与真正的职业车队还没有可比性。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职业车队分为三个级别:国际车队、洲际车队和地方车队。国内的职业车队只属洲际车队,层次较低,没有可与国际顶级车队抗衡的财力和实力。

  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赞助的问题,职业车队主要依靠赞助商提供经费。而国内有实力并且愿意赞助自行车运动的赞助商并不多,所以资金的缺口就成为首要的问题。其次,车队取得长期稳定赞助的决定因素是成绩,但是以中国国内车手的实力而言,他们要想在和职业车手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很有难度,车队成绩难有亮点。

  除此之外,他还指出,中国自行车队的运营模式同样是问题所在。目前国内并无职业车队成功的运营、操作模版,可以说,中国车队的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无论是人员配置、职业运营、战术布置等工作都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在他看来,中国职业车队想要获得一个大跨度的发展,至少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对于国内职业车队发展的现状,专家也提出了建议:“走出去,请进来”堪称“万能”模式。一方面,像李富玉一样的优秀车手,应该多去参加国外高水平比赛,这对提高车手的成绩和竞争力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引进外国优秀教练的先进经验和车队的管理模式也势在必行。只有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中国职业车队才可能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zhangxu)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