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双方僵持不下,归根到底是为了一个“利”字。毫无疑问,资方在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一个普通球员只能打几年,老板们却可以有数十年时间经营一支球队。在谈判中谁更能耗得起,一目了然。
一年没球打 普通球员更伤
根据今年美国篮球数据网站的统计,NBA球员平均球龄为4年。
绝大多数的NBA球员,尤其是在各队轮换阵容中的球员,能保持几年健康的职业生涯已很不容易。另一方面,这些球员的收入又相对较低,官方统计NBA球员的平均年薪500万美元左右,但真正能拿到500万美元年薪的球员又有多少人呢?以上赛季的火箭队为例,年薪超过500万美元的轮换球员仅有马丁、斯科拉和洛里三人,其余主力轮换球员平均年薪为214万美元。一个平均球龄只有4年,收入并不高的庞大群体,面临着长达一年时间没有球打没有钱挣的困境,他们要么妥协、要么只能另谋出路。
停赛超十周 劳方得不偿失
目前,NBA劳资双方纠结于3%的收益分成不愿妥协,老板们坚持五五分成,球员们咬定53%不放松。双方坚持不退让的结果就是要共同承受赛季缩水的损失,僵持的时间越久,球员的损失越大。
新赛季的联盟相关收益预计在40亿美元左右,如五五分成,50%就是20亿,球员方面坚持的53%是21.2亿。这1.2亿只是一年的差额,假定新劳资协议为期6年,篮球相关收益按照4%的速度逐年增长,最终的总差额就是7.96亿。以1998~1999赛季的停摆为例,每损失一场比赛就意味着球员的薪水减少1/82。一个完整的NBA常规赛季为期170天,所以每缩短一周对球员来说就损失掉了7/170的收入。球员就会损失总共8235万的工资。如果赛季缩水超过10周,球员们将得不偿失,坚持的53%也失去了意义。(晨综)
详情请看:https://cjmp.cnhan.com/whcb/html/2011-10/12/content_4903304.htm